[實用新型]一種紅外接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66289.2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0932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伍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德明新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5/16 | 分類號: | H01L25/16;H01L23/31;G01J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勝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齊文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接收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紅外接收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紅外接收芯片、紅外解碼芯片、環境光感應芯片、支架和封裝層,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和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均設于所述支架表面,且均與所述支架電連接,所述封裝層包覆于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和所述支架外側。采用一體封裝方式將紅外接收芯片和環境光感應芯片安裝在支架相應位置處,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縮短開發周期,增加了產品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元器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外接收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實生活中紅外遙控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從各種玩具到各種家用電器,再到多種工業生產、測試,都采用了紅外遙控技術。由于電磁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在使用紅外遙控技術時,對相關器件的抗干擾能力、電磁兼容能力、靈敏度、可靠性等特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紅外接收裝置是紅外遙控系統中的關鍵元器件之一,其性能決定著紅外遙控系統的性能。目前通過改善紅外接收裝置內部結構。將屏蔽蓋中間開有窗口,窗口內有屏蔽網,屏蔽蓋裝配于底板上。該結構的不足在于,底板和屏蔽蓋采用鉚接的方式連接,加工和返修不方便且造成支架體積龐大;其前端有大部分區域未形成包封結構,漏光嚴重且對影響器件抗干擾性能有嚴重影響。
現有的紅外線接收頭和環境光傳感器都是獨立封裝,使用時需要分開單獨安裝,擺放位置極難控制易相互干擾,增加產品設計開發難度,產品開發周期長。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紅外接收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紅外接收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紅外接收芯片、紅外解碼芯片、環境光感應芯片、支架和封裝層,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和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均設于所述支架表面,且均與所述支架電連接,所述封裝層包覆于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和所述支架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封裝層為樹脂層。
進一步地,紅外接收芯片設置為兩個。
進一步地,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和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交替設置于所述支架表面。
進一步地,還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覆于所述紅外接收芯片外側。
進一步地,還包括濾色片,所述濾色片設于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封裝層為透明樹脂層。
進一步地,所述封裝層還包括茶色樹脂層,所述透明樹脂層包覆于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表面,所述茶色樹脂層包覆于所述紅外接收芯片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和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通過金屬線電連接所述支架。
進一步地,所述紅外接收芯片、所述紅外解碼芯片、所述環境光感應芯片、所述支架和所述封裝層一體封裝成型。
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優點:采用一體封裝方式將紅外接收芯片和環境光感應芯片安裝在支架相應位置處,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縮短開發周期,增加了產品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紅外接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紅外接收芯片、2紅外解碼芯片、3環境光感應芯片、4金屬線、5屏蔽罩、6支架、7封裝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德明新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德明新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662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APP控制的水利閘門控制柜
- 下一篇:一種原位土壤侵蝕無線測量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