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改善鎂合金成型質量的壓鑄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60042.X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67175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唐典均;趙碧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2 | 分類號: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 地址: | 401122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鎂合金 成型 質量 壓鑄 模具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改善鎂合金成型質量的壓鑄模具,設有澆注流道,該澆注流道包括按照金屬液的進料方向設置的主流道和至少兩個支流道,主流道的進液口為外澆口,支流道的出液口為內澆口,內澆口分別連接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包括型腔主體,該型腔主體連接有向外凸起的柱形腔,該柱形腔的高度為該柱形腔與所述型腔主體連接處最大孔徑的兩倍以上,順著金屬液流動方向,所述澆注流道的截面積逐漸減小,且外澆口截面積S外與所有所述內澆口的截面積S內之和ΣS內滿足S外/ΣS內=12~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澆口截面積逐漸減小且其比例設計保證金屬液的流動填充壓力,提高填充飽滿度,降低孤立柱狀結構的成型缺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改善鎂合金成型質量的壓鑄模具。
背景技術
冷室高壓壓鑄模具設計時會考慮與壓鑄機的匹配性,其中一個參數就是模具的料柄、分流錐位置要與壓鑄機的沖頭位置對齊。料柄、分流錐所在的位置為射注中心。射注中心到模具型腔的距離即流道的長度、流道面積及其變化等因素極大地影響金屬液的流動性。流道的長度較大或流道面積及其變化不當時,金屬液流動距離遠,溫度降低造成流動性變差,流動充填的壓力因為流動性變差而變小,流動速度因為流動性變差而降低,這些因素會導致型腔中金屬液充填不飽滿。特別是產品末端有高而細的柱狀結構時,該柱狀結構的末端易出現冷隔,當該冷隔的長度超過柱狀高度的一定比例時,產品不滿足客戶要求而報廢。因此,需要改進流道設計以提高壓鑄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改善鎂合金成型質量的壓鑄模具。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能改善鎂合金成型質量的壓鑄模具,設有澆注流道,該澆注流道包括按照金屬液的進料方向設置的主流道和至少兩個支流道,所述主流道的進液口為外澆口,所述主流道連接所述支流道的進液口,所述支流道的出液口為內澆口,所述內澆口分別連接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包括型腔主體,該型腔主體連接有向外凸起的柱形腔,其關鍵在于,
所述柱形腔的高度為該柱形腔最大孔徑的兩倍以上;
順著金屬液流動方向,所述澆注流道的截面積逐漸減小;
所述外澆口截面積為S外,所有所述內澆口的截面積S內之和為ΣS內,
S外/ΣS內=12~15。
采用以上設計,金屬液流動截面逐漸減小,且澆口面積的上述比例設計保證金屬液的流動填充壓力,提高填充飽滿度,降低孤立柱狀結構的成型缺陷。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對于同一所述支流道,其進液口截面積為S支進,其內澆口的截面積為S內,
S支進/S內=1.1~1.3。
采用以上設計,金屬液從支流道進入模具型腔時,壓力增大,保證填充質量。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上述主流道包括按照金屬液流動方向順次設置并連接的直澆道和橫澆道,所述直澆道的進液口形成所述外澆口,所述直澆道的出液口連接所述橫澆道的進液口,所述橫澆道的下游段連接有所述支流道。
采用以上設計,適應壓鑄模具與壓鑄機的結構設計。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在所述橫澆道的下游段沿著金屬液的流動方向分布有至少兩個所述支流道,所述橫澆道的下游段任意一點的截面積為S橫,該點下游的所有所述內澆口的進液口截面積S支進之和為ΣS支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6004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腔模塊連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垃圾焚燒廠垃圾堆放池污水排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