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83071.0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2126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雷廣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昱盾民防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3/00 | 分類號: | B23K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馮鐵惠 |
| 地址: | 20171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于 焊料 流通 焊接 鋼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包括第一鋼管,所述第一鋼管的正表面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鋼管的內壁開設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鋼管的內壁活動連接有第二鋼管,所述第二鋼管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鋼管的正表面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槽的內壁與第一通孔之間開設有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二鋼管正表面的中心處開設有第三通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鋼管、第一通孔、第一通槽、第二鋼管、第二通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的焊接鋼結構焊點與鋼結構連接時的穩固性較差的問題,該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具備焊接時的穩固性更強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
背景技術
鋼結構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并采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干、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鋼結構容易銹蝕,一般鋼結構要除銹、鍍鋅或涂料,且要定期維護。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鋼結構的應用越發的普及,現有的鋼結構相互連接在一起時,通常會使用到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現有的鋼結構與鋼結構相互焊接在一起時,由于其表面沒有開設用于焊料流通的槽孔,因此使得焊料只能留在鋼結構的表面,降低了焊料與鋼結構連接時的穩定性,同時也降低了鋼結構與鋼結構之間連接時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具備焊接時的穩固性更強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焊接鋼結構焊點與鋼結構連接時的穩固性較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包括第一鋼管,所述第一鋼管的正表面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鋼管的內壁開設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鋼管的內壁活動連接有第二鋼管,所述第二鋼管的外表面開設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鋼管的正表面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槽的內壁與第一通孔之間開設有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二通槽的內壁與第二通孔之間開設有第二連接孔。
優選的,所述第二鋼管正表面的中心處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前側呈圓形。
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數量均為若干個,且分別均勻的分布于第一鋼管和第二鋼管的正表面,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數量均為若干個,且分別均勻的分布于第一鋼管的內壁和第二鋼管的外表面。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的數量均為若干個,且均呈前后均勻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鋼管、第一通孔、第一通槽、第二鋼管、第二通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的焊接鋼結構焊點與鋼結構連接時的穩固性較差的問題,該利于焊料流通的焊接鋼結構,具備焊接時的穩固性更強的優點,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鋼管的右視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鋼管的俯視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鋼管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鋼管的主視圖。
圖中:1第一鋼管、2第一通孔、3第一通槽、4第二鋼管、5第二通槽、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一連接孔、9第二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昱盾民防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昱盾民防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830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