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72615.3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2055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育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育升 |
| 主分類號: | E21B15/00 | 分類號: | E21B15/00;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高效 小井眼破巖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涉及破巖裝置技術領域。該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包括固定于底座頂部中間位置處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左右兩側內壁均開設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固定支架的上內壁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液壓伸縮桿。該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將裝置移動到需要破巖的地點,作業人員用腳踩在踩踏板上,在壓力的作用下,固定桿在限位孔的內部移動,直至固定桿插入到地面,提高裝置的穩定性,固定桿在移動的同時,復位彈簧發生形變增大緩沖,當作業人員停止踩動時,在復位彈簧的反作用力下,固定桿會脫離地面,即可將裝置拿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破巖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
背景技術
微小井眼破巖技術是指井眼直徑小于88.9mm的破巖技術,是石油工業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之一,研究目的是結合國內外現有研究基礎,針對微小井眼破巖特點,研究提高微小井眼鉆頭破巖效率的因素,確定滿足鉆進88.9mm井眼要求的微小直徑鉆頭的設計方案,設計出適合在軟到中硬地層中鉆進的微小井眼PDC鉆頭,為提高微小井眼鉆井破巖效率打下基礎,但在現有技術中,破巖需要考慮不同地形,對于崎嶇道路可能造成的裝置不穩定性會對實驗結果也有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通過將裝置放置在需要破巖的地方,踩在踩踏板上通過固定桿使裝置穩定,對巖石鉆動過程中也能通過刻度槽和標尺觀察鉆進深度,判斷破巖是否成功。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包括固定于底座頂部中間位置處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左右兩側內壁均開設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固定支架的上內壁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液壓伸縮桿,且液壓伸縮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左右兩端分別與位于兩側的滑塊,所述安裝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下內壁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輸出軸延伸至支撐板的底部并固定連接有鉆桿,所述底座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限位孔,且底座的底部中間位置開設有鉆孔,所述底座的頂部左右兩側均固定有一組復位彈簧,且每組復位彈簧均設置有兩個。
為了通過固定桿可以使裝置穩定放置在任意位置,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優選的,所述底座的頂部左右兩側均通過鉸接件活動鉸接有踩踏板,且踩踏板的底端均通過鉸接件活動鉸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底端均延伸至限位孔的內部,且固定桿的左右兩側靠近頂部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
為了方便鉆頭的更換,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優選的,所述鉆桿的底端設置連接塊,且連接塊的頂端延伸至鉆桿的內部,所述連接塊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鉆頭。
為了裝置運行時減輕鉆頭磨損,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優選的,所述鉆桿的左右兩側內壁之間固定連接有支撐桿,且支撐桿的表面套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的左右兩側靠近底部均通過鉸接件活動鉸接有連桿,且連桿的底端均通過鉸接件固定連接于連接塊的頂端。
為了測量破巖深度,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優選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靠近右側邊緣處開設有刻度槽,且刻度槽表面設置有刻度線。
為了方便觀察鉆頭下探深度,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優選的,所述滑塊的前端靠近頂部固定有標尺,且標尺的一端滑動貫穿固定支架并延伸至刻度槽。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小井眼破巖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育升,未經楊育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726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包式保護殼
- 下一篇:一種皮帶輸送機清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