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59764.6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511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王子巍;鄭賢杰;王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22 | 分類號: | F04B53/22;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揚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 地址: | 2144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 船上 減震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屬于船舶制造技術領域。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板(1)和第二連接板(2);所述第一連接板(1)為板狀結構,呈“7”字形;所述第二連接板(2)包括底座(2.1)和連接加強板(2.2);所述第一連接板(1)與第一套管(3)相連;所述第一套管(3)和第二連接板(2)的底座(2.1)之間通過中間連桿(4)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能夠將船上泵體的振動傳遞到船體上,起到固定減振作用;同時,結構合理制造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屬于船舶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近幾年船舶建造周期不斷縮短,以此滿足市場貨運及出行的需求,設計建造工藝也日趨完善,大大提高了船員的舒適性;但船舶自身設備的振動及其產生噪音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船舶建造者們,而船舶機艙內設備的振動噪音往往最為嚴重;因此,在滿足分段預裝完整性不破壞油漆前提下,不斷的挖掘潛力設計出一批性能優良的設備減振止搖裝置,避免設備過度振動對設備安全隱患,大大保證船舶航行安全,同時減少振動噪音人體健康的危害是有必要的。
專利公開號CN107972810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船舶電氣設備減震裝置,包括電氣箱,所述電氣箱的下部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為凹槽結構;所述水箱與電氣箱之間設置有減震墊;所述減震墊上設置有若干散熱孔;所述水箱的下部設置有若干減震器;所述水箱上還分別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均與循環水泵相連接;所述水箱中的水量占水箱容積的三分之二。
上述專利的有益之處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水波的減震原理,不僅能減少船舶上電器設備的震動,還能夠為電氣設備降溫;但是上述專利結構復雜且制造成本高,并且適用范圍小,無法適用船上的泵體。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背景問題研發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是社會所需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問題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它能夠將船上泵體的振動傳遞到船體上,起到固定減振作用;同時,結構合理制造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
所述第一連接板為板狀結構,呈“7”字形;所述第二連接板包括底座和連接加強板;
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第一套管相連;
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連接板的底座之間通過中間連桿連接。
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底座為空心圓柱結構,頂部帶有圓盤;
所述第二連接板的連接加強板為直板結構,所述連接加強板豎直設置在底座上方。
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端與結構艙壁相連,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另一端與船上泵體相連。
所述第一連接板上開設有橫向平行設置的腰圓孔,所述第二連接板上開設有圓孔,所述圓孔大小與起吊眼環直徑相匹配。
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結構艙壁連接后通過螺栓穿過腰圓孔進一步固定;
所述第二連接板通過起吊眼環穿過圓孔固定在泵體上。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它目的是將船上泵體的振動傳遞到船體上,起到固定減振作用,同時,該裝置又通過螺栓連接及腰圓孔設計,即使泵體安裝偏差,也不影響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船上泵體的止搖減震裝置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597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低組高效節能過濾器
- 下一篇:一種紅外幕簾探測器用清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