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配電變壓器智能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52279.6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8754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思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思朗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2J9/06;G05B19/042;G01D21/02;G08B21/24;G08B7/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漢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開 |
| 地址: | 5284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配電 變壓器 智能 管理 系統 | ||
1.一種配電變壓器智能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電專用設備(1),用于將公共電網提供的高壓電壓降為低壓電壓并輸出,為用電負荷側提供電源,在公共電網的進線端設置有智能開關(8),配電專用設備(1)包括配電變壓器,配電變壓器作為主電源供給端為用電負荷側供電;
安全防護模塊(2),設置有多個,分布在配電專用設備(1)周圍并圍成監控區域,安全防護模塊(2)用于對進入監控區域的人進行提醒,以及對現場施工作業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將相關信息內容存儲至云端;
電源切換模塊(3),一端與配電變壓器的低壓輸出端相連,另一端連接有備用電源,用于切換給用電負荷側供電的電源,以確保供電的連續性;
漏電報警模塊(9),設置在配電專用設備(1)的外圍,用于檢測配電專用設備(1)周圍是否存在漏電情況,當檢測到配電專用設備(1)周圍存在漏電情況時,漏電報警模塊(9)啟動實時報警并對外發送報警信息;
水位監控定位報警模塊(4),設置在配電專用設備(1)的外圍,用于檢測配電專用設備(1)周圍地面的水位,當檢測到配電專用設備(1)周圍地面的水位達到設定水位時,水位監控定位報警模塊(4)啟動實時報警、對外發送報警信息,并驅動智能開關(8)斷開,切斷公共電網提供的高壓電源;
電路保護模塊(5),與電源切換模塊(3)的輸出端相連,用于檢測電源是否存在缺相或者過電壓或者欠電壓的情況,當檢測到電源存在缺相或者過電壓或者欠電壓的情況時,電路保護模塊(5)動作,斷開供電回路,防止用電負荷側的電器設備受到損壞;
溫度-濕度自動調節模塊(6),設置在配電專用設備(1)的電箱內,用于檢測電箱內的溫度和濕度,當電箱內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溫度-濕度自動調節模塊(6)會對電箱內部進行降溫處理,當電箱內的濕度達到設定值,溫度-濕度自動調節模塊(6)會對電箱內部進行除濕處理;
停電控制模塊(7),與電路保護模塊(5)的輸出端相連,其輸出端與用電負荷側相連,用于實現供電電源的停電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電變壓器智能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安全防護模塊(2)包括紅外線傳感器、A/D轉換模塊、第一控制處理器、太陽能采光板、電能轉換模塊、蓄電池、顯示器、揚聲器、視頻監視器、第一驅動模塊、網絡通訊模塊和終端設備,太陽能采光板的輸出端連接到電能轉換模塊的輸入端,電能轉換模塊的輸出端為顯示器、揚聲器和視頻監視器供電或者為蓄電池充電,第一控制處理器根據具體情況控制蓄電池還是電能轉換模塊為顯示器、揚聲器和視頻監視器供電,紅外線傳感器通過A/D轉換模塊與第一控制處理器信號連接,第一控制處理器的輸出端分別通過第一驅動模塊與顯示器、揚聲器、視頻監視器的輸入端信號連接,當紅外線傳感器檢測到有人進入所設定的安全范圍時,第一控制處理器驅動顯示器和揚聲器作出提醒,視頻監視器全程監控配電專用設備(1)周圍的現場施工作業過程,視頻監視器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將監控內容輸送到云端,終端設備與云端相連用于查看實時監控的相關信息內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電變壓器智能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電源切換模塊(3)包括第一雙頭刀閘開關,所述第一雙頭刀閘開關包括第一閘刀(31)、第一靜觸頭(32)、第一雙頭閘刀開關的第一動觸頭(33)以及第一雙頭閘刀開關的第二動觸頭(34),第一閘刀(31)的一端鉸接在第一靜觸頭(32)上,第一雙頭閘刀開關的第一動觸頭(33)連接配電變壓器,第一雙頭閘刀開關的第二動觸頭(34)用于連接備用電源,第一靜觸頭(32)與電路保護模塊(5)連接,通過切換第一閘刀(31)與第一雙頭閘刀開關的第一動觸頭(33)或者第一雙頭閘刀開關的第二動觸頭(34)的連接實現主電源或者備用電源的切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思朗,未經李思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5227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