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自循環冷卻功能的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33527.2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1518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慧;鄧春志;王永恒;李彥祥;閆晗;張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龍創電機技術創新有限公司;臥龍電氣(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H02K5/20;H02K9/193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曉燕 |
| 地址: | 3123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循環 冷卻 功能 電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循環冷卻功能的電機,涉及電機領域。現有電機冷卻方案通常采用外部的冷卻水泵或油泵作為冷卻介質的動力源,實現對電機的冷卻,額外的水泵或油泵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結構復雜、增加供電消耗。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殼、轉子和定子,機殼上設有環繞的冷卻流道,冷卻流道設有冷卻液出口,轉軸非軸伸端的一側連接固定有葉輪,葉輪位于機殼的葉輪腔,葉輪腔設有冷卻液入口,葉輪腔與冷卻流道入口連通。冷卻液通過冷卻液入口在葉輪的旋轉下吸入葉輪腔,然后進入冷卻流道,再經冷卻流道的冷卻循環從流道冷卻液出口排出進行再冷卻循環,可方便利用電機動力實現冷卻循環,不需要額外動力進行控制,簡化了冷卻系統結構,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自循環冷卻功能的電機。
背景技術
電機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過高的溫度如果不能排出會使電機的損耗增加,降低電機的效率,甚至使電機絕緣破壞,永久損壞電機,為了解決發熱問題,現有的方案通常采用外部的冷卻水泵或油泵作為冷卻介質的動力源,使冷卻介質環繞機殼流動,實現對電機的冷卻,額外的水泵或油泵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系統更為繁瑣復雜、增加獨立供電、消耗更多的電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一種具有自循環冷卻功能的電機,以簡化冷卻系統,降低成本為目的。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自循環冷卻功能的電機,包括機殼、轉子和定子,轉子中心的轉軸通過軸承可轉動地設于機殼內,所述的定子設于轉子外周并固定于機殼內,所述的轉軸包括軸伸端和非軸伸端,所述的機殼上設有環繞的冷卻流道,所述的冷卻流道設有流道冷卻液入口和流道冷卻液出口,所述的機殼上位于轉軸非軸伸端的一側設有葉輪腔,其內設有葉輪,葉輪連接固定于轉軸的非軸伸端,所述的葉輪腔設有腔體冷卻液入口和腔體冷卻液出口,所述的腔體冷卻液出口與流道冷卻液入口連通。冷卻液通過腔體冷卻液入口在葉輪的旋轉下吸入葉輪腔,并通過腔體冷卻液出口進入冷卻流道,再經冷卻流道的冷卻循環從流道冷卻液出口排出進行再冷卻循環,可方便地利用電機葉輪的動力實現冷卻循環,不需要額外的動力進行控制,可有效簡化冷卻系統結構,降低成本。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葉輪為離心葉輪,包括位于葉輪外周的排出側和位于葉輪中心部的吸入側,所述的腔體冷卻液出口位于葉輪腔的外周,所述的腔體冷卻液入口位于葉輪的吸入側。離心葉輪為中心吸入,外周排出,與機殼的冷卻流道的連接結構更加簡單,冷卻液循環效果好。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葉輪腔與電機內部之間通過密封圈密封隔離。可有效防止冷卻液進入電機內部。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冷卻流道從電機非軸伸端的機殼外周排布到電機軸伸端的機殼外周。分布范圍廣,能對電機內部實現全范圍冷卻,冷卻效果好。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冷卻流道為螺旋環繞結構。加工方便,冷卻效果好。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冷卻流道的截面為矩形截面,矩形的長度方向為電機軸向。可有效縮短冷卻流道的長度,與機殼內側的冷卻接觸面廣,冷卻效果好。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流道冷卻液出口位于冷卻流道在電機軸伸端的末端,其出口方向垂直于機殼外周面。相比于從軸伸端的端側出口,結構更簡單,冷卻液回流流程更短,且能有效避免與軸伸端連接對象發生干涉。
作為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轉子與定子之間存在氣隙。使轉子在定子內可以轉動,轉子的轉動帶動轉軸以及葉輪轉動。
有益效果:在電機葉輪的驅動下,冷卻液通過腔體冷卻液入口吸入葉輪腔,并通過腔體冷卻液出口進入冷卻流道,再經冷卻流道的冷卻循環從流道冷卻液出口排出進行再冷卻循環,可方便地利用電機葉輪的動力實現冷卻循環,不需要額外的動力進行控制,可有效簡化冷卻系統結構,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龍創電機技術創新有限公司;臥龍電氣(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龍創電機技術創新有限公司;臥龍電氣(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335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田間樣方標準取土和地膜的輔助裝置
- 下一篇:椅子組合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