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雙極板及控制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23838.0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908170U9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彭太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興萬聯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58 | 分類號: | H01R12/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劉冰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極板 控制器 組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雙極板及控制器組件,其中,電連接器用于連接雙極板與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電連接器包括連接器主體及多個接觸端子,連接器主體形成有多個呈貫通設置的插接孔,插接孔的一側用于供雙極板的連接端插接固定,多個接觸端子一對一地插設于多個插接孔的另一側,接觸端子的一端用于與雙極板抵接導通,接觸端子的另一端用于與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連接;雙極板包括雙極板本體及嵌入臂,嵌入臂設于雙極板本體的一側并用于與插接孔插接,嵌入臂上設有用于供按夾的壓接臂容置的容置口及用于供插接孔內壁卡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本實用新型改進了電連接器和雙極板的結構,提高了連接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連接器、雙極板及控制器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電堆雙極板與電池電壓監測(Cell Voltage Monitoring,CVM)控制器主要是用一個電連接器進行連接,在連接時,先將雙極板插入至電連接器上,再經過電線將訊號或電能傳送到CVM控制器件上,以進行數據和能量轉換。然而,這種電連接器為兩片彈片式接觸端子夾持的結構,這種結構對產品的夾持力要求相對比較大,且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受力的影響,接觸端子會受力變形,使得接觸端子夾持力變小而可能導致產品出現間斷性接觸不良現象,這種電連接器的穩定性較差。
基于此,如何提升了雙極板與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的連接穩定性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旨在提高雙極板與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的連接穩定性,以避免接觸不良或斷連等情況發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連接器,用于連接雙極板與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所述電連接器包括:
連接器主體,形成有多個呈貫通設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一側用于供所述雙極板的連接端插接固定;以及
多個接觸端子,多個所述接觸端子一對一地插設于多個所述插接孔的另一側,所述接觸端子的一端用于與所述雙極板抵接導通,所述接觸端子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所述接觸端子均包括端子本體及分設于所述端子本體兩側的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所述第一連接臂用于與所述雙極板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臂用于與所述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通過導線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端子本體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連接器主體的插接孔內對應所述限位塊的位置設有止退槽,所述限位塊卡入所述止退槽內,以限制所述接觸端子沿背離所述雙極板的方向從所述插接孔內脫離。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端子本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連接臂的寬度,所述端子本體與所述第一連接臂的連接處具有呈臺階狀的抵接邊,所述插接孔的內壁對應所述抵接邊的位置設有抵接適配的接觸邊,所述抵接邊與所述接觸邊抵接,以限制所述接觸端子沿靠近所述雙極板的方向從所述插接孔內脫離。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端子本體的中部開設有窗口,所述窗口靠近所述雙極板一側的側壁上設有朝向所述插接孔內壁方向彎折的所述限位塊,且所述限位塊沿所述接觸端子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臂彎折設置有彎折段,在所述接觸端子伸入至所述插接孔內并處于所述限位塊與所述止退槽卡接的位置時,所述彎折段與所述雙極板抵接,以使所述雙極板與所述電池電壓監測控制器電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臂的端部設有用于供所述導線的導電體插入的套接段,所述接觸端子與所述導線鉚接固定。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興萬聯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興萬聯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238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磁感應加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軟啟動磁力耦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