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電探測結構及應用其的智能手環和AR、VR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06816.3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9637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亞明;陳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16 | 分類號: | G01L1/16;G01L9/08;A61B5/024;A61B5/22;A44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繪聚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南京市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電 探測 結構 應用 智能 ar vr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壓電探測結構及應用其的智能手環和AR、VR設備,涉及壓電探測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壓電探測結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印制電路板,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過彈性件連接有滑塊,且所述滑塊遠離所述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壓電傳感器薄片,所述壓電傳感器薄片通過導線與所述印制電路板的線連接端連接;該壓電探測結構能夠探測人體的細微應力變化,從而可以應用到多種產品及使用場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電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電探測結構及應用其的智能手環和AR、VR設備。
背景技術
壓電材料是受到壓力作用時會在兩端面間出現電壓的晶體材料。壓電材料包括壓電晶體、壓電陶瓷和壓電聚合物等。根據壓電材料本身的壓電效應,當在壓電材料上施加機械應力產生形變時,材料的表面會有與應力成比例的電荷出現,根據壓電材料這一材料特性可以設計一些探測結構用于感應輕微的壓力變化,例如貼在人手腕時可以測量人體脈搏心率、人做出各種手勢時感應手臂肌肉變化等等。目前,壓電材料的應用還不夠廣泛,待續擴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電探測結構及應用其的智能手環和AR、VR設備,能夠探測人體的細微應力變化,從而可以應用到多種產品及使用場景。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壓電探測結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印制電路板,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過彈性件連接有滑塊,且所述滑塊遠離所述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壓電傳感器薄片,所述壓電傳感器薄片通過導線與所述印制電路板的線連接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所述滑塊包括:具有弧形凸面的本體,以及與所述本體沿弧度方向的兩端連接的卡爪。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所述卡爪包括有四個,且四個所述卡爪呈矩陣形式分布。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所述壓電傳感器薄片包括:與所述本體的所述弧形凸面匹配的弧形部,以及與所述弧形部的弧面延伸方向兩端連接的延伸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所述彈性件采用螺旋彈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所述螺旋彈簧包括有兩個,且兩個所述螺旋彈簧的布置方向與所述滑塊的所述本體的弧度方向垂直。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體,所述支架體具有凹槽和凸出部;
所述凹槽的相對側分別布置有所述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靠近所述凹槽的區域設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與所述卡爪配合以對所述滑塊限位;
所述凸出部上遠離所述第一卡槽的區域設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穿設所述壓電傳感器薄片的所述延伸部。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電探測結構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電探測結構中,由于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印制電路板,支架的另一端通過彈性件連接有滑塊,且滑塊遠離支架的一端設置有壓電傳感器薄片,該壓電傳感器薄片通過導線與印制電路板的線連接端連接,因此工作時壓電傳感器薄片接觸人體,并受到人體應力變化的反作用力帶動滑塊移動、彈性件壓縮,與此同時壓電傳感器薄片發生形變,從而通過探測在不同形變量的情況下壓電傳感器薄片輸出的電信號強弱,以實現人體細微應力變化的探測功能,從而可以應用到多種產品及使用場景。
一種智能手環,包括: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壓電探測結構。
一種AR設備,包括:由多個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壓電探測結構連接成閉環系統的智能手環。
一種VR設備,包括:由多個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壓電探測結構連接成閉環系統的智能手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068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