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抬頭顯示裝置及機動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03715.0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38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慧軍;方濤;徐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未來(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01 | 分類號: | G02B27/01;G02B27/28;B60K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市北京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眩光 組件 抬頭 顯示裝置 機動車 | ||
1.一種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線透過元件,用于透射具有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線,并吸收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線;以及
相位延遲元件;
其中,外界光線包括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線以及具有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線,所述外界光線中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線經由所述光線透過元件進行吸收,所述外界光線中具有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線經由所述光線透過元件進行透射,透射后的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線經由相位延遲元件進行第一次相位改變,第一次相位改變后的光線經由像源進行反射,反射后的光線經由相位延遲元件進行第二次相位改變,第二次相位改變后的光線轉變為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線,以被所述光線透過元件進行吸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延遲元件設置在所述光線透過元件靠近所述像源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
偏振轉換元件;
其中,所述偏振轉換元件接觸設置在所述像源的出光面上,所述像源出射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成像光線,所述像源出射的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成像光線依次經由偏振轉換元件、相位延遲元件進行兩次相位改變,兩次相位改變后的成像光線變為第二偏振特性的成像光線,以經由所述光線透過元件進行透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源包括:
光源、背光模組及圖像生成層;
其中,所述光源用于出射源光線,所述背光模組用于將經由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源線進行傳輸,所述圖像生成層用于將經由所述背光模組傳輸后的源光線轉換為成像光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組包括:
導光元件、方向控制元件以及彌散元件;
其中,所述導光元件用于對所述光源出射的源光線進行傳輸,所述方向控制元件用于對經由所述導光元件傳輸后的光線聚集至預定范圍,所述彌散元件用于對經由所述方向控制元件聚集至預定范圍后的光線進行彌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光元件包括:
空心燈杯;
其中,所述空心燈杯包括由反光面圍成的中空外殼,且所述空心燈杯的開口方向朝向所述方向控制元件,所述空心燈杯遠離所述開口的端部用于設置所述光源,所述光源出射的源光線入射至所述反光面時發生反射,以使得經由所述反光面發生反射后的源光線出射至所述方向控制元件。
7.一種抬頭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以及
反射元件;
其中,所述像源出射的成像光線經由所述反射元件進行反射,反射后的成像光線經由外部成像裝置進行成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抬頭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具有出光口的殼體;
其中,所述像源、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組件以及反射元件容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像源出射的成像光線經由所述反射元件進行反射,反射后的成像光線通過出光口經由外部成像裝置進行成像。
9.一種機動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抬頭顯示裝置;以及
外部成像裝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成像裝置靠近所述出光口的一側設置有選擇性反射膜;
其中,所述選擇性反射膜用于對通過所述出光口出射的成像光線進行反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未來(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未來(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037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溫管式燒結爐爐管結構
- 下一篇:一種微型3D打印線材擠出機吹風冷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