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85891.6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644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夏桂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川唐之韻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04 | 分類號: | B28B1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藍東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陶志國 |
| 地址: | 727003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陶瓷 生產 用上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生產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四個的立柱,四個所述立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頂板,所述操作臺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頂部活動安裝有數量為八個并貫穿分隔板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位于分隔板下方的第一齒輪,所述操作臺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與左側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該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可進行連續的陶瓷上色作業,有效節省人力與生產所需時間,提高上色效率,使用更為方便簡單,同時適用于不同瓷器的上色作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
背景技術
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稱,同時也是我國的一種工藝美術品,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有風格粗獷、樸實的彩陶和黑陶,陶與瓷的質地不同,性質各異,陶,是以粘性較高、可塑性較強的粘土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細微氣孔和微弱的吸水性,擊之聲濁,瓷是以粘土、長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蝕,胎質堅硬緊密,叩之聲脆,我國傳統的陶瓷工藝美術品,質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聞名于世界。
傳統的陶瓷上釉通常由人工將陶瓷制品放置在轉盤上對陶瓷外部進行噴釉處理,或將陶瓷直接放入釉液內,使釉液粘附在瓷器外部,上色處理效率較低,且較為耗費人力與時間,影響瓷器生產效率,故而提出了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具備便于使用等優點,解決了傳統的陶瓷上釉通常由人工將陶瓷制品放置在轉盤上對陶瓷外部進行噴釉處理,或將陶瓷直接放入釉液內,使釉液粘附在瓷器外部,上色處理效率較低,且較為耗費人力與時間,影響瓷器生產效率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便于使用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四個的立柱,四個所述立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頂板,所述操作臺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頂部活動安裝有數量為八個并貫穿分隔板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位于分隔板下方的第一齒輪,所述操作臺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與左側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所述操作臺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位于旋轉電機外部的機箱,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貫穿操作臺并延伸至機箱內部的連接軸,所述操作臺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位于機箱內部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連接軸的底端通過傳動帶傳動連接,右側兩個所述立柱的右側固定安裝有儲料箱,所述頂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傳輸泵,所述頂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豎桿,所述豎桿的外部套設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正面鉸接有噴頭。
優選的,所述操作臺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四個的支撐腿,所述機箱的正面嵌設有檢修蓋。
優選的,所述傳輸泵的輸入端與儲料箱的內部通過傳輸管連通,所述傳輸泵的輸出端與噴頭通過軟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儲料箱的右側連通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頂端插裝有封蓋。
優選的,所述操作臺的頂部與保護罩通過平面軸承活動連接,八個所述支架呈環形等角度均勻分布。
優選的,所述支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托盤,所述支架與分隔板通過活動軸承活動連接。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陶瓷生產用上色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川唐之韻陶瓷有限公司,未經銅川唐之韻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858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莫能菌素預混劑的制備裝置
- 下一篇:自流排水限壓抗浮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