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廚余垃圾處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84987.0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72848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夏冬;張宇斌;蔣夢靈;趙雅雅;蔡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陽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C02F9/02;B01D36/00;C10L5/46;C10L5/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張嬋嬋 |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處理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廚余垃圾處理器,包括處理器主機,處理機主機包括功能區、智能垃圾倉、撕碎區以及擠壓區,智能垃圾倉位于撕碎區的頂部,撕碎區內安裝一撕碎機(7),擠壓區位于撕碎區的底部,擠壓區用于去除廚余垃圾中的水,并對擠壓后的殘渣料餅烘干,擠壓區的輸出端通過油水分離器(19)接沉淀池(20),沉淀池(20)輸出端接外部管道。本實用新型可有效解決廚余垃圾后期的處理問題,同時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可以用作燃料燃燒使用,有效解決了廚余垃圾產生的諸多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廚余垃圾處理器。
背景技術
目前廚余垃圾的處理方式大多采用焚燒和填埋。這樣的處理方式弊端非常的大,用于焚燒發電,代價太高,因為自身水分高難處理;用于填埋,但是極易污染土地與地下河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廚余垃圾處理器,可有效解決廚余垃圾后期的處理問題,同時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可以用作燃料燃燒使用,有效解決了廚余垃圾產生的諸多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廚余垃圾處理器,包括處理器主機,處理機主機包括功能區、智能垃圾倉、撕碎區以及擠壓區,智能垃圾倉位于撕碎區的頂部,撕碎區內安裝一撕碎機,擠壓區位于撕碎區的底部,擠壓區用于去除廚余垃圾中的水,并對擠壓后的殘渣料餅烘干,擠壓區的輸出端通過油水分離器接沉淀池,沉淀池輸出端接外部管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智能垃圾倉包括一翻板倉,翻板倉的外部設置一翻板,用于阻擋垃圾直接進入到撕碎區內,所述翻板通過第一電機驅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翻板倉的外部安裝有對射光電開關,用于檢測翻板倉內的剩余垃圾。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翻板倉的頂部為垃圾進料口,垃圾進料口處安裝一垃圾倉門,翻板倉的外部還設置有感應器,用于感應外部事物。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撕碎機通過第二電機驅動轉動,第二電機安裝于撕碎區一側。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擠壓區內設置有一液壓站,液壓站輸出端連接油壓缸,油壓缸的輸出端設置有一活動板,活動板滑動安裝于一根以上的導桿上,導桿的末端為固定板,固定板與活動板之間形成一個擠壓腔,所述活動板通過油壓缸驅動沿著導桿運動,所述活動板上相對固定板一側設置有一彈性閉口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性閉口裝置包括一拉簧封口條,拉簧封口條一端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一端與主機機架固定,另一端連接拉簧封口條,連接桿一端穿過活動板,且連接桿背離拉簧封口條一端套裝有拉簧,拉簧一端固定連接主機機架,另一端與活動板連接固定,彈性閉口裝置用于先與濾袋的開口接觸,將濾袋開口封閉后再擠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經過撕碎機撕碎后的垃圾進入到濾袋內,擠壓腔的外部設置一前板,前板上設置有一取料口,取出的料進入到外部的烘干設備、研磨設備以及制粒機中,在投入到制粒機中時,加入可燃物質,按1:5的比例混合形成可燃物顆粒。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翻板倉以及撕碎區上設置有第一高壓噴嘴,第一高壓噴嘴一端連接一根垃圾倉內自潔水管,垃圾倉內自潔水管接第一電磁閥后連接水箱,活動板上設置有第二高壓噴嘴,第二高壓噴嘴正對著擠壓區設置,第二高壓噴嘴通過擠壓區內自潔水管連接水箱,且擠壓區內自潔水管上安裝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通過外部的工作開關控制打開與關閉,水箱的輸出端安裝有輸出泵。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功能區包括一液晶顯示屏,液晶顯示屏上設置有照明燈以及警示燈,處理器主機的頂部通過支架安裝太陽能頂板,太陽能頂板上安裝太陽能板,通過太陽能為整機供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撕碎后的廚余垃圾體積小,有利于將大部分的水分擠出;
2、擠壓后的廚余垃圾體積小,便于回收,節省了人力和車輛損耗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陽學院,未經富陽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849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