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繼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66387.1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4228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梅新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天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0/44 | 分類號: | H01H50/44;H01H50/08;H01H49/00 |
| 代理公司: | 溫州市品創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振興路***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繼電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繼電器,包括基座、線圈架、電路板、接線腳、插腳、銜鐵和軛鐵,所述線圈架安裝于基座上,線圈架兩側的底端設有用于插入接線腳的槽口,所述電路板設置在接線腳上,所述軛鐵和銜鐵相互插接并插于基座上,軛鐵的一側面與線圈架的一側壁貼合,所述銜鐵與線圈架的另一側壁貼合,銜鐵表面貼合有前端帶有動觸點的動簧片,動簧片兩側對應于動觸點均設有帶靜觸點的靜簧片,本實用新型自動化裝配程度高,所有結構都處于緊密連接,可實現無需人工裝配,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當繼電器發生故障時電路板不亮,正常工作室電路板發光,能輕松判斷是否是繼電器故障,方便找到故障原因。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領域,涉及一種新型繼電器。
背景技術
繼電器中線圈一般會接有電阻、電容、二極管等電子元件,而連接電子元件和線圈之間的方式普通采用點焊方法,而點焊容易造成虛焊的現象,且多個電子元件焊接需要考慮空間利用問題,因此焊接時需要非常細心跟仔細,且焊接方法存在一定風險而且耗時,生產效率不高,因此為了提高繼電器的質量,急需一種新型繼電器結構,能適用于現如今自動化生產線裝配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精密、無需焊接、能實現自動化安裝的新型繼電器及其裝配方法。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繼電器及其裝配方法,包括基座、線圈架、電路板、接線腳、插腳、銜鐵和軛鐵,所述線圈架安裝于基座上,線圈架兩側的底端設有用于插入接線腳的槽口,所述電路板設置在接線腳上,所述軛鐵(和銜鐵相互插接并插于基座上,軛鐵的一側面與線圈架的一側壁貼合,所述銜鐵與線圈架的另一側壁貼合,銜鐵表面貼合有前端帶有動觸點的動簧片,動簧片兩側對應于動觸點均設有帶靜觸點的靜簧片。
進一步地,所述接線腳為L型,接線腳的豎直部插于基座上,接線腳的水平部設有鋸齒棱,且水平部通過鋸齒棱卡合于線圈架底端的槽口,所述接線腳上設有U型槽,所述電路板設置在U型槽上。
進一步地,所述軛鐵和銜鐵上均設有凸柱,所述動簧片通過凸柱與軛鐵和銜鐵表面貼合。
進一步地,所述插腳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所述靜簧片設置在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平面與第一平面垂直連接且第二平面緊壓于基座上,所述第三平面與第二平面垂直連接邊插入基座上對應于插腳的插槽。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上還套設有一外殼。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裝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生產準備步驟S1:將零件壓鑄成型,和基座同時放入自動化裝配設備中;
步驟S2:在自動化設備中同步進行,在動簧片和靜簧片中分別鉚上動觸點和靜觸點,將動簧片錨入軛鐵中,在裝配線圈架同時繞線,線腳沾錫后檢測;
步驟S3:插腳插入基座,將裝配完成的線圈架鉚入軛鐵,同時將線路板插入接線腳;
步驟S4:將經過S2和S3處理后的零部件錨入基座,同時自動檢測,檢測完成后裝配外殼,封膠,然后再做成品檢測,成品包裝,次品淘汰。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自動化裝配程度高,所有結構都處于緊密連接,可實現無需人工裝配,大大提高了生產率;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繼電器,當繼電器發生故障時電路板不亮,正常工作室電路板發光,能輕松判斷是否是繼電器故障,方便找到故障原因。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天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天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663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球支座及裝有球支座的橋梁結構
- 下一篇:一種可彎折的管道接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