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64417.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20986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勇;李凱;劉峰;姜仲秋;劉一茳;王婷;洪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意淵工業大數據平臺有限公司;南京坤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協創眾創空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智能化 工程 降塵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外表面底部設置有移動輪,所述外框的頂部一側設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底端設置有過濾器,所述外框的外表面一側設置有粉塵傳感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在使用時,通過注水管注入到外框的內部,通過過濾器進行過濾,使得注入水的質量更高,可以通過四組移動輪,使得移動的更加便捷,在通過粉塵傳感器檢測到環境中的粉塵平均濃度達到一定的閾值時,通過控制器控制延時繼電器,使得液泵進行工作,然后將外框內部的水抽出,依次經過出水管、分流器、送水管與霧化噴頭,對環境中進行噴霧,使用的效果相對于傳統方式更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頂蓋、梁柱、墻壁、基礎以及能夠形成內部空間,滿足人們生產、居住、學習、公共活動需要的工程;根據專利號CN210797408U、CN111495655A、CN111036009A中的建筑工程用降塵裝置存在一些缺點,首先不能根據外界灰塵的平均濃度對噴霧進行調整,由于降塵存在一定的緩沖時間,持續進行噴霧會浪費水源,其次,降塵裝置不能夠較為便捷的進行移動,增加了工作的難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這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外表面底部設置有移動輪,所述外框的頂部一側設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底端設置有過濾器,所述外框的外表面一側設置有粉塵傳感器,所述外框的內表面底部設置有液泵,所述液泵的出水端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頂端設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側設置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的一端設置有霧化噴頭,所述液泵的進水端設置有進水管,所述外框的內表面底部且位于液泵的一側設置有控制裝置。
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框,所述控制框的外表面底部與外框的內表面底部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框的內表面兩側之間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框的內表面兩側之間且位于控制器的下方設置有延時繼電器,所述延時繼電器與液泵之間為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粉塵傳感器與控制器之間為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與延時繼電器之間為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移動輪的數量為四組,所述四組移動輪的外壁均設置有防滑紋,所述注水管的底端與過濾器的頂部之間連通。
優選的,所述出水管的底端與液泵的出水端之間連通,所述出水管的頂端與分流器的底部之間連通,所述分流器的一側與送水管的另一端之間連通。
優選的,所述送水管的一端與霧化噴頭的一側之間連通,所述粉塵傳感器的數量為兩組,所述送水管與霧化噴頭的數量均為兩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在使用時,通過注水管注入到外框的內部,通過過濾器進行過濾,使得注入水的質量更高,可以通過四組移動輪,使得移動的更加便捷,在通過粉塵傳感器檢測到環境中的粉塵平均濃度達到一定的閾值時,通過控制器控制延時繼電器,使得液泵進行工作,然后將外框內部的水抽出,依次經過出水管、分流器、送水管與霧化噴頭,對環境中進行噴霧,然后噴出一定時間后,及時將液泵停止,等待灰塵降塵一定的時間后,再次通過粉塵傳感器進行檢測,在當前環境中的粉塵平均濃度達到要求時,移動到下一處進行降塵,沒有達到要求時,繼續啟動液泵進行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降塵裝置中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意淵工業大數據平臺有限公司;南京坤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協創眾創空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意淵工業大數據平臺有限公司;南京坤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協創眾創空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644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