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農業種植用作物滴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61318.1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4861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惠;賀東超;苗迎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惠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A01G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孔德丞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業 種植 用作 滴灌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滴灌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農業種植用作物滴灌裝置,包括滴灌管路和多個滴水器,所述滴灌管路包括主水管和至少一個與所述主水管連接的支水管,多個所述滴水器安裝在所述支水管上,所述滴水器包括軟管、一端位于所述軟管內另一端位于所述軟管外的吸水體和用于將所述吸水體與所述軟管固定的卡緊機構,所述吸水體為能夠產生毛細現象的物體。本實用新型對土體不產生任何擾動同時無需擔心滴水器被堵塞的問題,并且在種植的植物之間間隔不均勻時,可以通過移動軟管對植物進行滴灌,提高植物對的吸收利用率,通過調整各個滴水器可以使各個滴水器在單位時間內流出的水量相同,提高了滴灌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滴灌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農業種植用作物滴灌裝置。
背景技術
滴灌是將具有一定的壓力水,過濾后經滴灌管路及滴水器均勻而緩慢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局部灌溉技術,滴灌具有省水、灌溉均勻、節能、土壤和地形的適應性強、增產、省工、方便田間作業等優點。現有技術中,在進行滴灌作業時通常將滴水器插入松散的土壤中時,土壤會通過滴水器部開口處進入滴水器內部,停止灌溉后,進入滴水器內的土壤容易發生固化,凝固成土塊,將滴水器堵塞,而且通常在鋪設滴灌管路后滴灌管路的滴水器之間的距離無法調節使滴水器所處的位置無法達到最佳位置,且靠近管路前端的滴水器和靠近管路末端的滴水器兩者相比前者比后者受到的水壓力更大,使前者在滴灌作業中流出的水量遠超過后者流出的水量,滴灌質量不高,影響植物的吸收利用率,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同時給植物根部的土體造成一定的擾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保持各個滴水器在單位時間內流出的水量相同且無需擔心滴水器被堵塞、滴水器的位置可以移動調節的一種農業種植用作物滴灌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農業種植用作物滴灌裝置,包括滴灌管路和多個滴水器,所述滴灌管路包括主水管和至少一個與所述主水管連接的支水管,各所述支水管上分別安裝有至少一個所述滴水器,所述滴水器包括軟管、一端位于所述軟管內另一端位于所述軟管外的吸水體和用于將所述吸水體與所述軟管固定的卡緊機構,所述吸水體為能夠產生毛細現象的物體。
進一步的,所述軟管的一端與所述支水管連通,自所述軟管的與所述支水管連通的一端的橫截面沿所述軟管的長度方向逐漸變小,所述軟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吸水體相吻合。
進一步的,位于所述軟管內的所述吸水體呈錐形設計,位于所述軟管外的所述吸水體呈條形設計。
進一步的,所述吸水體為海綿。
進一步的,所述支水管的一端與所述主水管連接,所述支水管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水閥,所述支水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打開或蓋合所述支水管的另一端的端蓋。
進一步的,所述主水管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水閥,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設置有泵,所述主水管上還設置有第三水閥。
進一步的,所述主水管的位于所述第三水閥和所述第二水閥之間的部分上設置有壓力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利用吸水體的毛細現象,通過將吸水體放置到植物的根部與植物根部的土壤接觸,支水管中的水就會從吸水體中浸入到土壤中,對土體不產生任何擾動同時無需擔心滴水器被堵塞的問題,并且吸水體通過軟管與支水管連接,在種植的植物之間間隔不均勻時,可以通過移動軟管對植物進行滴灌,提高植物對的吸收利用率,通過調整各個滴水器中卡緊機構對吸水體的卡緊力,可以調整各個滴水器在單位時間內從吸水體浸中入土壤的水量,使各個滴水器在單位時間內流出的水量相同。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農業種植用作物滴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惠,未經張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613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