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61085.5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20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匯思陽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S10/40 | 分類號: | F24S10/40;F24S10/70;F24S25/634;F24S80/30;F24S80/65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真空管 平板 復合 太陽能 集熱器 | ||
一種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包括一平板集熱器背板,該平板集熱器背板上設有多個兩端開口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排列在第一位置和最末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一端開口為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接口;所述第一位置和最末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另一端開口均與相鄰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開口通過弧形管連接,其它相鄰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開口通過弧形管連接,以此構成流體循環通路。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機械強度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同時也兼備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的高吸熱性能和保溫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光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
背景技術
自工業革命后的幾個世紀以來,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能源消耗逐步増大,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總量是有限的,能源危機就不可避免了。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相關推測:以后的25年的時間內,世界能源的總需求量將增長1倍左右。石油會在大約2050年枯竭;天然氣總量估計為1.318-1.529×1011m3,如果每年的開采量在2.3×109m3,57-65年內將會枯竭;煤炭總量估計有5.6×1011t,可以使用169年。從這個角度上看,化石燃料終究在不久的將來會耗盡,不僅如此,化石燃料本身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附帶很多負面的影響。
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環保能源,提倡綠色理念,目前主要有太陽能,具有以下優勢:(1)覆蓋面廣,全球范圍內,無論是陸地或者海洋,髙原或者平地,南方或者北方,處處都有太陽能資源,利用方便,無須開采和運輸;(2)總能量大,年均到達地球表面的福射量相當于130萬億噸煤,是現在可利用的總量最大的一種能源;(3)清潔度高,太陽能的采集過程中不產生任何環境污染,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
目前,我國太陽能集熱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材料,新技術日新月異,培育和催生了一批批新裝備的誕生,也為該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真空太陽能玻璃管集熱器具有吸熱性能高,保溫性能好,管內介質升溫快,升溫高等優點,但真空太陽能玻璃管的機械強度低,易碎,不能承受壓力等缺點,導致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的使用范圍受限,另外現在常見的真管太陽能玻璃管單出口式的結構,導致該產品的吸收性能和高保溫性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具有機械強度高,使用壽命長,但相比較真空玻璃管太陽能集熱器,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保溫性能比較低,導致產品無法在高溫區域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包括一平板集熱器背板,該平板集熱器背板上設有多個兩端開口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排列在第一位置和最末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一端開口為高溫真空管平板復合太陽能集熱器接口;所述第一位置和最末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另一端開口均與相鄰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開口通過弧形管連接,其它相鄰位置的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的開口通過弧形管連接,以此構成流體循環通路。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平板集熱器背板上設有多個固定卡,該固定卡包括一安裝部,該安裝部的兩端分別延申有一卡臂,所述真空玻璃太陽能集熱管卡固在卡臂之間。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還包括由鋁合金結構外框和減反射鋼化玻璃構成的空氣隔熱腔。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弧形管包覆有保溫層。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機械強度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同時也兼備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的高吸熱性能,保溫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匯思陽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匯思陽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610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