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51766.3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880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高景坡;勞春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陽信泰銳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3/02 | 分類號: | B29C43/02;B29C43/32;B29C43/58;F16F15/067;F21V33/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 地址: | 251800 山東省濱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封 模具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包括塑封壓機頂板,上模具,塑封壓機立柱,塑封壓機底板,可調節固定架結構,可調節壓力檢測頭結構,下模具,合模監控架結構,三角架,控制箱,顯示屏,控制芯片,操控按鍵和按鈕,所述的上模具螺栓連接在塑封壓機頂板的下部;所述的塑封壓機立柱焊接在塑封壓機頂板的下部左側;所述的塑封壓機底板套接在塑封壓機立柱的下部;所述的可調節固定架結構安裝在塑封壓機底板的左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壓桿和壓力傳感器的設置,有利于檢測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時的壓力,防止超過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能承受的洛氏硬度,從而對上模具和下模具進行防護,防止上模具和下模具受到損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塑封壓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模具中參與的塑料顆粒或其他零部件剛性硬物等對模具表面造成損壞,塑封模具在每次開合模之后都要經過表面清理。
但是,現有的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還存在著對不同厚度的模具不能進行保護、不能調節彈簧的初始壓力和不方便監控模具的合模處的問題。
因此,發明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顯得非常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以解決現有的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對不同厚度的模具不能進行保護、不能調節彈簧的初始壓力和不方便監控模具的合模處的問題。塑封壓機的模具保護裝置,包括塑封壓機頂板,上模具,塑封壓機立柱,塑封壓機底板,可調節固定架結構,可調節壓力檢測頭結構,下模具,合模監控架結構,三角架,控制箱,顯示屏,控制芯片,操控按鍵和按鈕,所述的上模具螺栓連接在塑封壓機頂板的下部;所述的塑封壓機立柱焊接在塑封壓機頂板的下部左側;所述的塑封壓機底板套接在塑封壓機立柱的下部;所述的可調節固定架結構安裝在塑封壓機底板的左側;所述的可調節壓力檢測頭結構設置在可調節固定架結構的上部右側;所述的下模具螺栓連接在塑封壓機底板的上部;所述的合模監控架結構設置在塑封壓機立柱的后端右側;所述的三角架螺栓連接在塑封壓機頂板的上部左側;所述的控制箱螺栓連接在三角架的左側;所述的顯示屏鑲嵌在控制箱的前端上部;所述的控制芯片安裝在控制箱的內側左下部;所述的操控按鍵和按鈕分別螺釘連接在控制箱的前端下部;所述的可調節壓力檢測頭結構包括外殼,壓桿,壓力傳感器,彈簧,壓板,擋環和調節螺栓,所述的壓桿插接在外殼的上部中間位置;所述的壓力傳感器螺釘連接在壓桿的下部;所述的彈簧放置在外殼的內側,并且上下兩部分別與彈簧和壓板接觸;所述的壓板插接在外殼的內側下部;所述的擋環螺釘連接在外殼的下部;所述的調節螺栓螺紋連接在擋環的內側下部,并且上部頂緊壓板的下部中間位置。
優選的,所述的可調節固定架結構包括固定板,孔板,伸縮桿,定位孔,定位螺栓和安裝板,所述的孔板焊接在固定板的左側中間位置;所述的伸縮桿的下部插接在孔板的內側;所述的定位孔設置有多個,定位孔由上至下依次開設在伸縮桿的內部左側;所述的定位螺栓螺栓連接在孔板的左側;所述的安裝板焊接在伸縮桿的上部。
優選的,所述的合模監控架結構包括支撐架,固定環,連接板,夾緊螺栓,齒形塊,攝像頭和探照燈,所述的固定環焊接在支撐架的上部右側;所述的連接板放置在固定環的上部;所述的夾緊螺栓貫穿支撐架螺紋連接在連接板的下部中間位置;所述的齒形塊分別焊接在固定環的下部四周位置和連接板的上部四周位置;所述的攝像頭螺栓連接在連接板的上部;所述的探照燈螺釘連接在攝像頭的右上部。
優選的,所述的固定板螺栓連接在塑封壓機底板的左側。
優選的,所述的定位螺栓的右側插接在定位孔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的外殼設置在安裝板和塑封壓機立柱之間,并且外殼的左側與安裝板的右側螺栓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支撐架螺栓連接在塑封壓機立柱的后端,所述的攝像頭和探照燈分別設置在上模具的左下側。
優選的,所述的齒形塊設置有多個,上下兩側的齒形塊相互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陽信泰銳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省陽信泰銳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517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