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三向量相變化熱超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36446.0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4810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哲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瑩帆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4 | 分類號: | F28D15/0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向量 相變 化熱超 導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新型三向量相變化熱超導管,包括金屬左外蓋,所述金屬左外蓋的右側設置有金屬右外蓋,所述金屬左外蓋與金屬右外蓋的內部插接有陣列毛細結構,陣列毛細結構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環形毛細結構,環形毛細結構的內部設置有金屬管,陣列毛細結構的底部與環形毛細結構連通,金屬左外蓋與金屬右外蓋通過焊接方式進行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良傳統熱導管只跟其他散熱元件接觸,再由其他散熱元件與空氣熱交換的方式,新型三矢量相變化液態傳熱超導管內部為單一腔體,相變化過程不存在任何阻隔,外部可直接與空氣做熱交換,其形狀也可依空間或散熱條件有所調整,將單一元件的導熱及散熱能力在有所限制的條件內極大化。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超導管技術領域,具體為新型三向量相變化熱超導管。
背景技術
電子元件效能日益強大,功率亦同步增加,所產生之廢熱逐漸使傳統熱導管無法負荷,以往解決方案為增加熱導管數量,但因受空間限制,熱導管數量無法隨意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三向量相變化熱超導管,具備內部為單一腔體,相變化過程不存在任何阻隔,外部可直接與空氣做熱交換,其形狀也可依空間或散熱條件有所調整的優點,解決了傳統熱導管只跟其他散熱元件接觸,再由其他散熱元件與空氣熱交換的方式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新型三向量相變化熱超導管,包括金屬左外蓋,所述金屬左外蓋的右側設置有金屬右外蓋,所述金屬左外蓋與金屬右外蓋的內部插接有陣列毛細結構,所述陣列毛細結構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環形毛細結構,所述環形毛細結構的內部設置有金屬管。
優選的,所述陣列毛細結構的底部與環形毛細結構連通。
優選的,所述金屬左外蓋與金屬右外蓋通過焊接方式進行連接。
優選的,所述金屬管與環形毛細結構之間通過焊接方式進行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良傳統熱導管只跟其他散熱元件接觸,再由其他散熱元件與空氣熱交換的方式,新型三矢量相變化液態傳熱超導管內部為單一腔體,相變化過程不存在任何阻隔,外部可直接與空氣做熱交換,其形狀也可依空間或散熱條件有所調整,將單一元件的導熱及散熱能力在有所限制的條件內極大化。
2、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熱導管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腔體非傳統圓管成型并且可延伸取代部分鰭片,直接與空氣熱交換,同時提高熱導管單體的解熱能力;傳統熱導管為平面(X、Y矢量)上熱傳導,新型三矢量相變化液態傳熱超導管腔體延伸至Z矢量,提高在有限空間內的應用,提高其散熱能力;新型三矢量相變化液態傳熱超導管腔體可直接替代部分散熱模塊鰭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毛細結構局部放大圖。
圖中:1、金屬左外蓋;2、金屬右外蓋;3、環形毛細結構;4、陣列毛細結構;5、金屬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瑩帆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經昆山瑩帆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364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電路板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于柜門拆裝的配電柜鉸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