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無線傳輸的電源遠程控制電路及電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32661.3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18563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劉東;張飛飛;陳新奇;劉超;李保忠;李小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啟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吳楠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無線 傳輸 電源 遠程 控制電路 電表 | ||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用戶無法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可以開、斷家中的電源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基于無線傳輸的電源遠程控制電路及電表,包括:控制模塊、繼電器模塊、便攜設備、無線模塊以及供電模塊;控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指令;繼電器模塊設置在控制模塊與待控制電源之間,用于根據控制模塊接收的用戶指令控制繼電器模塊觸點的通斷,以控制待控制電源的通斷;便攜設備內安裝有相應的APP,通過無線信號與控制模塊進行通信,用于發送用戶指令;無線模塊與控制模塊1連接,用于將控制模塊關斷或開啟待控制電源的狀態信號發送至便攜設備。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可以開、斷家中的電源,提升用電安全和節約用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電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無線傳輸的電源遠程控制電路及電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智能電表利用現代微電子技術、傳感技術、遠程通訊技術,對用戶用電量進行計量,并通過通訊技術把用戶信息上傳到管理端,基本功能主要有可實行集中抄表、多費率、預付費、防竊電、滿足互聯網接入服務要求等功能。
現有的智能電表存在的缺點是,已有的功能都是圍繞著供電部門進行開發的,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體驗,用戶不能簡單的通過手機隨時控制供電情況,降低了用戶的體驗感,并且家中長時間沒有人不斷電也會有一定安全隱患,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可以開、斷家中的電源。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用戶無法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可以開、斷家中的電源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基于無線傳輸的電源遠程控制電路及電表,能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無線傳輸的電源遠程控制電路,包括:
控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指令;
繼電器模塊,設置在所述控制模塊與待控制電源之間,用于根據所述控制模塊接收的所述用戶指令控制所述繼電器模塊觸點的通斷,以控制所述待控制電源的通斷;
便攜設備,所述便攜設備內安裝有相應的APP,通過無線信號與所述控制模塊進行通信,用于發送所述用戶指令;
無線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用于將所述控制模塊關斷或開啟所述待控制電源的狀態信號發送至便攜設備。
所述繼電器模塊,包括:
第一三極管;
繼電器本體,用于通過與所述第一三極管連接對所述繼電器本體中的線圈得電或失電進行控制;
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控制模塊進行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控制模塊的信號控制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通斷;
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射極接地;
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繼電器本體中的線圈;
所述繼電器本體中的觸點串聯在待控制電源上。
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P2.5端口連接,用于根據與所述控制模塊的P2.5端口的信號控制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通斷。
在所述無線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之間,還設置有電平轉換電路,用于匹配無線傳輸模塊的電壓。
所述電平轉換電路,包括:
多個限流電阻,分別串聯在所述無線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的線路上;
多個上拉電阻,分別并連在多個所述限流電阻的后端,用于拉升線路電壓。
上述的一種基于無線傳輸的電源遠程控制電路,還包括供電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和所述無線模塊連接,用于供電。
所述便攜設備,包括:
手機、平板或手提電腦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326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紙張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軌道電路及其信號傳輸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