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手動啟動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26062.0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17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杭華;李建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柏宜照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3/08 | 分類號: | H02H3/08;H02H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 地址: | 20171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手動 啟動 功能 短路 保護 電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手動啟動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其包括:第一晶體管,作為開關連接在電源輸入端和電源輸出端之間;第二晶體管用于控制第一晶體管的導通和關閉;分壓電路,用于在輸出電壓正常時維持第二晶體管的導通,并在輸出電壓低于閾值時,關閉第二晶體管,從而關閉第一晶體管;手動開關,用于驅動第二晶體管導通,以實現手動啟動功能。分壓電路可在短路故障發生后停止驅動第二晶體管,實現短路保護的功能。短路故障發生后,電路不會自動恢復,維護人員需要在短路故障消除后手動重啟,避免了電路自動嘗試恢復供電導致的開關元件過熱以及短路故障處反復通電導致的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手動啟動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
背景技術
在電子系統中的電源模塊中,通常設置有受控開關以及電流檢測模塊,在發生短路故障時電流檢測模塊關閉受控開關,以避免電流過大燒毀電源模塊和負載。現有技術中,受控開關通常采用PMOS管進行實現,電流檢測模塊具有多種實現方式。
在一些現有技術中,電流檢測模塊由自鎖電路進行實現,自鎖電路在電流過大時進入自鎖狀態,并輸出信號關閉受控開關。然而,自鎖電路通常無法自行解鎖,其通常需要配置額外的復位電路。
在另一些現有技術中,電流檢測模塊在電流過大時關閉受控開關,并在電流變小后打開受控開關。然而,在很多應用場景下,造成短路和電流過大的因素不會自動消除,在這種情況下,電流檢測模塊會使得受控開關反復開關,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從而使得受控開關過熱燒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手動啟動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該電路具有一個手動開關,發生短路故障后僅可通過手動開關進行控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手動啟動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其包括:
第一晶體管,其源極與電源輸入端連接,其漏極與電源輸出端連接;其源極和柵極之間連接有第一電阻;
第二晶體管,其漏極通過第二電阻與第一晶體管的柵極連接,其源極接地;
分壓電路,包括穩壓二極管和第六電阻;所述穩壓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漏極連接,其陽極與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六電阻一端與所述第二晶體管的陽極連接,另一端接地;
手動開關,其一端與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源極連接,另一端通過第四電阻與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柵極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晶體管為PMOS晶體管,所述第二晶體管為NMOS晶體管。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電源輸入端的電壓為20V至24V;所述分壓電路中,所述穩壓二極管的導通電壓為12V,所述第六電阻的阻值為80K Ω至120K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四電阻的阻值為80KΩ至120K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的阻值比例為0.75 至1.2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分壓電路可在短路故障發生后停止驅動第二晶體管,實現短路保護的功能。短路故障發生后,電路不會自動恢復,維護人員需要在短路故障消除后手動重啟,避免了電路自動嘗試恢復供電導致的開關元件過熱以及短路故障處反復通電導致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具有手動啟動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柏宜照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柏宜照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260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