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20769.0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68439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袁靜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沃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9/25 | 分類號: | F03D9/25;F03D9/32;F03D13/20;F03D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力 發電 基座 緩沖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屬于風力發電技術領域。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兩側表面設有兩組固定座,且每組固定座頂部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一側表面設有固定器,所述支撐架遠離固定器的一側表面連接有固定塊,且固定塊遠離支撐架的一側表面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一側表面連接有外殼;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風力發電過程中短時間內遇到強風對發電裝置的緩沖和保護的問題,避免在突遇強風的情況下對發電機的外部結構造成損壞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提高風力發電機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在強風天氣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保證了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意外情況的發生幾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
背景技術
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功,機械功帶動轉子旋轉,最終輸出交流電的電力設備。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風輪在風力的作用下旋轉,它把風的動能轉變為風輪軸的機械能,發電機在風輪軸的帶動下旋轉發電。廣義地說,風能也是太陽能,所以也可以說風力發電機,是一種以太陽為熱源,以大氣為工作介質的熱能利用發電機。目前的風力發電機只是給電瓶充電,而由電瓶把電能貯存起來,人們最終使用電功率的大小與電瓶大小有更密切的關系。功率的大小更主要取決于風量的大小,而不僅是機頭功率的大小。在內地,小的風力發電機會比大的更合適。因為它更容易被小風量帶動而發電,持續不斷的小風,會比一時狂風更能供給較大的能量。當無風時人們還可以正常使用風力帶來的電能,也就是說一臺200W風力發電機也可以通過大電瓶與逆變器的配合使用,獲得500W甚至1000W乃至更大的功率出,現有技術中,風力發電機在遇到強風的情況下,容易對內部電機以及外部結構造成壓力,從而導致設備損壞,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風力發電過程中短時間內遇到強風對發電裝置的緩沖和保護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兩側表面設有兩組固定座,且每組固定座頂部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一側表面設有固定器,所述支撐架遠離固定器的一側表面連接有固定塊,且固定塊遠離支撐架的一側表面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遠離固定塊的一側表面連接有外殼,且外殼內壁設有若干組第一滑槽,每組所述第一滑槽滑動連接有發電機殼體,且發電機殼體兩側外壁設有兩組凹槽。
優選的,所述發電機殼體底部連接有滑動底座,且滑動底座通過底部連接有的第二滑槽滑動連接有固定底座。
優選的,所述外殼一端表面連接有發電裝置,且發電裝置表面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表面連接有若干組扇葉。
優選的,每組所述固定器均貫穿支撐架、固定塊與連接塊。
優選的,每組所述固定器表面設有螺紋,每組所述固定器與每組所述凹槽相配合。
優選的,所述底座底部設有若干組鎖止萬向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通過若干組第一滑槽配合發電機殼體以及第二滑槽,使本裝置在遇到強風時能夠通過第一滑槽與第二滑槽進行前后移動,降低本裝置所受到的壓力,延長本裝置的使用壽命。
2、該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通過兩組凹槽配合固定器,使本裝置能夠設置時候需要緩沖,在風力較小時可以固定裝置,從而提高本裝置的發電效率。
3、該風力發電基座用緩沖裝置,通過發電裝置配合旋轉軸以及若干組扇葉,使本裝置能夠通過風力進行發電,實現清潔能源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沃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沃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207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