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源、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12424.0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7734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葉旭華;羅瑾龍;冉文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視維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00 | 分類號: | G09F9/00;G02B3/08;G02B17/08;F21V5/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宋朝政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惠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源 背光 模組 以及 顯示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光源、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其中,該光源包括發光芯片和反射式透鏡,反射式透鏡罩設在發光芯片的外部;反射式透鏡的底面設有凸起結構。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反射式透鏡罩設在發光芯片的外部,以對發光芯片發出的光折射或反射之后發射出來,從而實現對發光芯片的光發散的作用,同時通過在反射式透鏡的底面設置凸起結構,以起到對由反射式透鏡底面射出的光線的聚攏作用,防止底面發出的光線過于發散而無法滿足光學需求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的光學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源、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顯示裝置中,通常需要利用光源來為顯示面板提供光源。在直下式的顯示裝置中,光源是在LED發光芯片上罩設反射式透鏡,以實現將發光芯片的光反射或折射之后射出,以起到發散發光芯片的光的作用。但是,光源在使用的時候,從光源底部發出的光線過于發散,無法適應不同的顯示裝置的光學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光源,旨在解決光源底部發出的光線過于發散,導致無法滿足光學需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光源,包括發光芯片和反射式透鏡,所述反射式透鏡罩設在所述發光芯片的外部,所述反射式透鏡的底面設有凸起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凸起結構為菲涅爾結構,所述菲涅爾結構包括多個同心設置的環狀鋸齒。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定義所述環狀鋸齒的深度尺寸為A,則A不小于0.1mm,且不大于0.3mm;和/或,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定義所述環狀鋸齒的寬度尺寸為B,則B不小于0.2mm,且不大于0.5mm。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凸起結構包括多個球狀凸包。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底面設有多個所述凸起結構,多個所述凸起結構間隔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定義相鄰兩個所述凸起結構之間的間距為C,則C不小于0.8mm,且不大于1.2mm。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光源還包括電路板,所述發光芯片設置在所述電路板上,所述反射式透鏡的底面朝向所述電路板設置,所述電路板朝向所述底面的表面設有凹凸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反射式透鏡包括:
入射面,所述入射面為面向所述發光芯片設置的外凸曲面,并與所述底面連接;
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為遠離所述發光芯片設置的內凹曲面;以及
出射面,所述出射面連接在所述反射面與所述底面之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組。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光源中,反射式透鏡罩設在發光芯片的外部,以對發光芯片發出的光折射或反射之后發射出來,從而實現對發光芯片的光發散的作用,同時通過在反射式透鏡的底面設置凸起結構,以起到對由反射式透鏡底面射出的光線的聚攏作用,防止光源底面發出的光線過于發散而無法滿足光學需求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的光學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光源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視維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惠州視維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124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三明治機
- 下一篇:一種便于安裝拆卸的接線中轉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