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激光準直瞄準發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097943.4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4551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煜;劉永山;蔣武;黃禮富;肖楠;黃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兵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1H11/12 | 分類號: | F41H11/12;F41H13/00;F41G1/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鄧建輝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東***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激光 瞄準 發射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纖激光準直瞄準發射裝置,包括:中心連接器,所述中心連接器包括第一導軌和夾持部,所述夾持部安裝在第一導軌底部,所述夾持部的中間開設有定位孔;激光準直器,所述激光準直器安裝在所述定位孔內;云臺,所述云臺與夾持部的底部固定連接;瞄準鏡,所述瞄準鏡安裝在所述第一導軌上。通過在第一導軌上安裝瞄準鏡,在第一導軌下方安裝激光準直器,實現靶目標處激光準直器、可見光指示、視覺瞄具三者的交匯,從而實現瞄準,大大提高了瞄準精度。并且第一導軌上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不同的輔助瞄準設備,可擴展性強。此外在夾持部的底部設置有云臺,整個瞄準裝置可以通過云臺實現360度的轉向調節,靈活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領域激光排爆裝置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光纖激光準直瞄準發射裝置。
背景技術
激光排爆的主要原理是將光纖激光器產生的高能激光束輻照到排爆目標上(如地雷),激光束一方面與排爆目標表面殼體相互作用,燒蝕或解體其殼體;另—方面通過殼吸收傳導的熱量加熱排爆目標內部炸藥,引起炸藥的溫升、熱分解、爆燃甚至爆轟等,兩個方面交織作用,最終引起地雷的失效。
作為一種遠距離無接觸式排爆方式,激光排爆對比傳統的排爆方式,其優點主要有:1、激光排爆工作距離較遠,一般可在數百米外完成排爆工作;2、激光排爆可以排除一般的地雷、智能地雷、各類炮彈及炸彈等多種目標;3、激光排爆不需要使用爆炸物即可完成排爆工作,故而附帶損傷較小,排爆的成本較傳統方法低;4、激光排爆裝置可較為方便地安裝在各類地面車輛平臺上,其使用的靈活性較強。
目前的光纖激光器的瞄準裝置通常都是采用單一的瞄準鏡或者人眼直接進行瞄準,瞄準精度低,此外目前的激光發射裝置通常只能夠水平或者垂直移動,無法實現360度的精確轉向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光纖激光準直瞄準發射裝置,能夠進行轉向調節,并且瞄準精度高。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光纖激光準直瞄準發射裝置,包括:
中心連接器,所述中心連接器包括第一導軌和夾持部,所述夾持部安裝在第一導軌底部,所述夾持部的中間開設有定位孔;激光準直器,所述激光準直器安裝在所述定位孔內;云臺,所述云臺與夾持部的底部固定連接;瞄準鏡,所述瞄準鏡安裝在所述第一導軌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纖激光準直瞄準發射裝置,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通過在第一導軌上安裝瞄準鏡,在第一導軌下方安裝激光準直器,實現靶目標處激光準直器、視覺瞄具二者的交匯,從而實現瞄準,大大提高了瞄準精度。并且第一導軌上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不同的輔助瞄準設備,可擴展性強。此外在夾持部的底部設置有云臺,整個瞄準裝置可以通過云臺實現360度的轉向調節,靈活性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相機,所述相機安裝在所述瞄準鏡后端的第一導軌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相機為CCD或CMOS。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持部為環形卡箍,所述環形卡箍的定位孔內壁一側開設有卡槽,所述激光準直器的側邊設置有與所述卡槽對應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與所述卡槽配合使激光準直器固定在所述環形卡箍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持部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導軌,所述云臺與第二導軌可拆卸固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持部的側邊還設置有第三導軌以用于安裝側邊掛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瞄準鏡的上方還設置有出光指示燈,以用于顯示激光發射狀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導軌為皮卡汀尼導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導軌為皮卡汀尼導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兵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兵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0979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