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擺臂襯套結構有效
申請號: | 202022047896.2 | 申請日: | 2020-09-17 |
公開(公告)號: | CN2135652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敏;黃緯;程卓;胡艷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0G7/04 | 分類號: | B60G7/04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黃華蓮;郝傳鑫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襯套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擺臂襯套結構,其包括內襯套和套設在所述內襯套外部的外襯套,所述內襯套包括內襯套內管、套設在所述內襯套內管外部的內襯套外管和部分填充于所述內襯套內管和所述內襯套外管之間的第一橡膠體,所述外襯套包括外襯套內管、套設在所述外襯套內管的外襯套外管和部分填充于所述外襯套內管與所述外襯套外管之間的第二橡膠體;所述內襯套外管的外表面和所述外襯套內管的內表面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螺紋,使所述內襯套通過螺紋連接套于所述外襯套內管中。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襯套剛度的調校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擺臂襯套結構。
背景技術
在汽車懸架中,為隔離和衰減路面振動,同時兼顧汽車操控性與舒適性,懸架中的各連接點多數采用橡膠襯套連接。其中,前下擺臂與副車架在后點通過前下擺臂后襯套連接。該襯套在輪胎受到縱向沖擊時主要產生縱向運動,其剛度性能對整車在橫向的沖擊柔度及減振性能有直接影響。因而,在底盤調校階段,前下擺臂后襯套經常被當作調校對象。如何在較短時間內調試出符合期望剛度性能的前下臂后襯套是底盤調校人員較關心的問題。
目前,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調試前下臂襯套性能:
1、通過改變襯套橡膠的硬度來調整襯套剛度性能,但該過程需要重新制作樣件,調校過程中需反復拆換件,使得調校過程較麻煩。
2、通過更改襯套橡膠體結構來改變襯套剛度性能,但采用該方法需重新進行結構設計及開模,成本高,周期長,嚴重影響調校效率。而且,由于內、外襯套均為橡膠襯套,材質較軟,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對內、外襯套進行壓裝,則會因內、外襯套之間的連接強度過低,存在內襯套脫出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擺臂襯套結構,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一項。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擺臂襯套結構,包括內襯套和套設在所述內襯套外部的外襯套,所述內襯套包括內襯套內管、套設在所述內襯套內管外部的內襯套外管和部分填充于所述內襯套內管和所述內襯套外管之間的第一橡膠體,所述外襯套包括外襯套內管、套設在所述外襯套內管外部的外襯套外管和部分填充于所述外襯套內管與所述外襯套外管之間的第二橡膠體;
所述內襯套外管的外表面和所述外襯套內管的內表面設在相互配合的螺紋,使所述內襯套通過螺紋連接套于所述外襯套內管中。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內襯套內管的外表面與所述內襯套外管的內表面在整車的橫向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一橡膠體相互粘接。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內襯套內管的外表面與所述內襯套外管的內表面在整車的縱向方向上具有間隙以形成第一空腔。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外襯套內管的外表面與所述外襯套外管的內表面在整車的橫向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二橡膠體相互粘接。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外襯套內管的外表面與所述外襯套外管的內表面在整車的縱向方向上具有間隙以形成第二空腔。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擺臂襯套結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擺臂襯套結構的第一端,所述內襯套外管的端面具有突出于所述外襯套的端面的第一突出部。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設有至少一對相互平行的平面。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擺臂襯套結構的第二端,所述外襯套內管的端面具有突出于所述外襯套外管的端面的第二突出部。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表面設有至少一對相互平行的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0478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乙烯薄膜牽引用牽引機
- 下一篇:一種保暖型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