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隱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937265.1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90454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鵬;童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紹興普華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桑楊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隱血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測隱血裝置,包括試管,試管內可拆卸密封連接有棉簽,棉簽的內部設有通道,棉簽的底部設有棉簽頭,通道的下部與棉簽頭相連通,棉簽的上部設有試劑儲存部,試劑儲存部與通道的上部相連通。本實用新型能夠降低生物安全風險,快速檢測隱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醫療用品涉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測隱血裝置。
背景技術
隱血就是指“潛在的出血”,也就是肉眼下或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有紅血球的存在,但如果用試紙檢驗時卻有反應,因為當紅血球遭破壞時,其內含的血紅素就會釋放出來。例如檢測消化道出血就需要檢測胃液或者糞便中是否有隱血。通常檢測隱血的做法是在試紙上涂上待測樣本,再滴上匹拉米酮和雙氧水,顯色后與對照卡進行比對,判斷是否出血,但是該檢測方法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一些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糞便等途徑進行傳播,由于該檢測是在敞口容器中進行,將病菌暴露在開放的環境中,會存在一些生物安全風險;2.從臨床取樣運輸至檢測點的過程中,無法保證運輸過程中的生物安全問題;3.從取樣至檢測完畢需要較長時間,檢測較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測隱血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測隱血裝置,包括試管,試管的底部設有白色的濾紙,試管內可拆卸密封連接有棉簽,棉簽的內部設有通道,棉簽的底部設有棉簽頭,棉簽頭與濾紙相接觸,通道的下部與棉簽頭相連通,棉簽的上部設有試劑儲存部,試劑儲存部與通道的上部相連通。
還包括對照卡對照卡粘貼于試管的外壁上。
棉簽上套設有軟管塞,軟管塞與試管內壁密封配合。
所述試劑儲存部包括塑料套以及設于塑料套內的試劑球,塑料套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塑料套和第二塑料套,第一塑料套位于第二塑料套的下方并與棉簽相互連接,第一塑料套內設有第一試劑球,第二塑料套內設有第二試劑球,第一試劑球內儲存的匹拉米酮,第二試劑球內儲存有雙氧水。
試劑球為棕褐色或者黑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棉簽頭蘸取待測樣本(胃液或糞便)后,伸入試管內,將軟管塞與試管相對密封,用手按照次序將第一試劑球和第二試劑球捏碎,使得試劑通過通道與棉簽相接觸,使得試劑與樣本的反應在密閉環境中進行,避免將待測樣本暴露在開放的環境中,減少了生物安全風險。由于操作簡單,在取樣后即可操作,觀察結果。一方面節省了來回送醫院檢驗科的時間,爭取到患者治療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樣本在送檢過程中的生物安全風險!可以在病房、家中、任何需要檢測隱血的地方,樣本可以即采即取,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試管1、棉簽2、通道21、對照卡3、濾紙4、棉簽頭5、試劑儲存部6、第一塑料套61、第一試劑球62、第二試劑球63、第二塑料套64、軟管塞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測隱血裝置,包括試管1,試管1內可設有棉簽2,棉簽2上套設有軟管塞7,軟管塞7與試管1內壁密封配合,棉簽2的上部穿過軟管塞7,當棉簽2伸入試管1的內部后,將軟管塞7與試管1的內壁相互塞緊,使得試管1的內部形成密閉空間,避免待測樣本,暴露在開放的環境中,減少了生物安全風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未經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9372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市政道路檢測用樣品存放裝置
- 下一篇:一種散劑包裝防靜電下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