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837163.2 | 申請日: | 202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2333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宋磊;李嘉平;段帥杰;林卓爾;周振瀚;吳雨衡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孔娜;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固體 垃圾 自動 回收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套設有軸承(300)的輪軸(100),所述輪軸(100)周向上均勻設置有多個輪葉(200),所述多個輪葉(200)設于輪轂上,所述輪轂套設于所述軸承(300)外表面;所述裝置還包括帶有內膽的箱體(400),所述箱體(400)緊貼所述輪葉(200)的旋轉圓周水平設置,以接收所述輪葉(200)上滑落的垃圾。通過設計輪葉既可以收集垃圾又可以利用波浪的推動使得輪葉旋轉無需額外提供動力,清潔環保。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海洋垃圾回收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的發展,消耗的資源越來越多,產生的垃圾數量和種類也越來越多,由于處理的不夠完善使得越來越多的垃圾排放至海洋,不僅污染海洋環境,影響海洋生物的棲息,海洋動物誤食這些垃圾后會產生疾病甚至死亡,因此,需要設計海洋垃圾回收裝置以回收海洋表面漂浮的垃圾。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海洋垃圾收集處理裝置,大多需要人工現場配合操作,浪費人力資源,費時費力,因此需要設計一種節能環保又節省人力的海洋垃圾回收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海洋上漂浮垃圾的打撈費時費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套設有軸承的輪軸,所述輪軸周向上均勻設置有多個輪葉,所述多個輪葉設于輪轂上,所述輪轂套設于所述軸承外表面;
所述裝置還包括帶有內膽的箱體,所述箱體緊貼所述輪葉的旋轉圓周水平設置,以接收所述輪葉上滑落的垃圾。
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輪和棘爪,所述棘輪和棘爪分別設于所述輪轂和軸承上,以限制所述輪葉的旋轉方向。
優選地,所述輪葉包括葉桿和葉片,所述葉桿一端固定于所述輪轂上,另一端與所述葉片連接。
優選地,所述葉片與所述葉桿的夾角為30°~60°。
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兩個棱錐形支架,分別設于所述輪軸(100)的兩端。
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輪葉設于輪轂上,可以在輪轂上轉動,輪葉的旋轉圓周外緊貼設有內膽可更換的箱體,使得輪葉收集的垃圾可以順利滑落至箱體內,并通過更換內膽收集垃圾,方便存儲的垃圾處理,同時提高了裝置的利用率;
2.采用棘輪和棘爪可以限制輪葉的旋轉方向,使輪葉單向旋轉不會反向;
3.葉片和葉桿呈一定角度,使得可以利用波浪的推動使得輪葉旋轉無需額外提供動力,清潔環保;
4.采用棱錐形支架可以使得該裝置更穩固的設于海岸邊。
附圖說明
圖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斜視圖;
圖2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海洋固體垃圾自動回收裝置斜視圖左視圖。
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來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結構,其中:
100-輪軸;
200-輪葉:
210-葉桿,220-葉片;
300-軸承;
400-箱體;
500-棘輪;
600-棘爪;
700-支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8371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