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強力短程脫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718337.3 | 申請日: | 2020-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5108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閆紅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5/02 | 分類號: | B21C35/02;B21C25/02;B21C23/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5 | 代理人: | 朱婷婷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力 短程 脫模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強力短程脫模結構,適用于反擠壓件內孔為錐形的產品,包括至少三個液壓缸,所述液壓缸垂直安裝在鍛件擠壓模具的上模板中,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壓板通過液壓缸安裝孔套接在所述液壓缸的液壓桿側的端部并與所述液壓缸連接固定,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壓板的下方的卸料板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缸脫模,脫模力大、且可以根據擠壓件尺寸和內孔角度更改液壓缸的壓力及個數;本實用新型把脫膜力集中在卸料板和壓板之間,不再依靠模具、模板以及設備臺面上下螺栓的強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擠壓脫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強力短程脫模結構。
背景技術
擠壓工藝中,鍛件與擠壓沖頭的脫模(將鍛件與擠壓沖頭分開)一直存在很大問題。反擠壓工藝的脫模力受鍛件尺寸、模具表面粗糙度以及潤滑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判斷其大小,一般反擠壓件內孔直徑越大脫模力越大,拔模角度越小脫膜力越大。常規脫模靠單純靠螺栓固定沖頭和卸料板,脫模時拉拔螺栓,經常出現卸料板螺栓被拔斷,沖頭固定螺栓被拔斷。如果單純增加螺栓強度,甚至可能將設備工作臺的螺栓拔斷,液壓固定的工作臺會直接被拔離地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的背景技術中所存在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適用于反擠壓件內孔為錐形的產品的強力短程脫模結構,使用液壓缸進行強力脫模,使得脫模力不再集中在固定螺栓上,可以實現強力瞬間脫模,并可根據脫模情況調整脫模力的大小。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強力短程脫模結構,適用于反擠壓件內孔為錐形的產品,包括至少三個液壓缸,所述液壓缸垂直安裝在鍛件擠壓模具的上模板中,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壓板通過液壓缸安裝孔套接在所述液壓缸的液壓桿側的端部并與所述液壓缸連接固定,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壓板的下方的卸料板連接固定。
其中,所述上模板上在所述液壓缸的安裝位置開液壓缸的安裝槽,以容納安裝所述液壓缸。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卸料板上開有活塞桿連接安裝孔,固定螺栓自所述卸料板的底部穿過所述活塞桿連接安裝孔后與頂端伸入所述活塞桿連接安裝孔的上部的所述活塞桿的頂端螺紋連接。
其中,所述活塞桿連接安裝孔的上部與所述活塞桿的前端直徑相匹配,所述液壓桿連接安裝孔的下部與所述固定螺栓的形狀相匹配。
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液壓缸為單向只推液壓缸,在卸料時所述活塞桿在壓力油作用下主動伸出,回程依靠上模下行時所述的卸料板與下模的接觸實現被動收。
其中,所述壓板通過沖頭孔套接在大直徑底端嵌入到所述上模板中的所述沖頭的小直徑露出部的外周面上,所述壓板與所述上模板固定后將沖頭壓緊固定上所述上模板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缸脫模,脫模力大、且可以根據擠壓件尺寸和內孔角度更改液壓缸的壓力及個數。
本實用新型把脫膜力集中在卸料板和壓板之間,不再依靠模具、模板以及設備臺面上下螺栓的強度。
附圖說明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強力短程脫模結構的所應用的兩種鍛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4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強力短程脫模結構的主視以及俯視示意圖;
圖5-6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強力短程脫模結構的脫模過程中主視示意圖
圖中:1.下模2.反擠壓件3.擠壓沖頭4.卸料板5.液壓缸6.壓板
7.壓板固定螺栓8.油缸連接螺栓9.上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7183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廣陳皮生曬存儲一體化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電機拆銅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