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功率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565002.2 | 申請日: | 2020-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627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馮鍇雄;楊忠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5387 | 分類號: | H02M7/5387;H02P27/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陳志超;黃家豪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功率 模塊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功率模塊,包括:一HVIC芯片,其包括VSS端口、高側輸出端口以及低側輸出端口,高側輸出端口僅有HO1端口以及HO2端口,低側輸出端口僅有LO1端口以及LO2端口;一逆變器單元,逆變器單元僅有第一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第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第三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以及第四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本申請提供的智能功率模塊通過采用單顆HVIC芯片來控制兩組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形成的單相全橋電路,可以降低占用芯片的面積,提高空間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路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功率模塊。
背景技術
智能功率模塊,即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是一種將電力電子和集成電路技術結合的功率驅動類產品。智能功率模塊把功率開關器件和高壓驅動電路集成在一起,并內藏有過電壓、過電流和過熱等故障檢測電路。智能功率模塊一方面接收MCU的控制信號,驅動后續電路工作,另一方面將系統的狀態檢測信號送回MCU。與傳統分立方案相比,智能功率模塊以其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優勢贏得越來越大的市場,尤其適合于驅動電機的變頻器及各種逆變電源,是變頻調速,冶金機械,電力牽引,伺服驅動,變頻家電的一種理想電力電子器件。
目前針對小功率的電機,IPM的電路拓撲沒有單相全橋結構,而采用一顆3路三相全橋驅動IC時會有兩路浪費了,采用兩顆半橋驅動IC時雖然可以實現單相全橋電路,但每顆半橋驅動IC都需要設計了欠壓、過流、使能、報錯等保護電路,保護電路重復造成模塊的面積浪費;另外,每顆IC都需要劃片道、SEALRING(即密封環)等非功能區域,IC越多非功能區域占比越大,不能實現IC最有效使用面積。
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急需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功率模塊,可以增大芯片的有效使用面積。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功率模塊,包括:
一HVIC芯片,其包括VSS端口、高側輸出端口以及低側輸出端口,所述高側輸出端口僅有HO1端口以及HO2端口,所述低側輸出端口僅有LO1端口以及LO2端口;
一逆變器單元,所述逆變器單元僅有第一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第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第三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以及第四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
所述第一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柵極與所述HO1端口連接,其漏極連接于P點,其源極連接于A點;
所述第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柵極與所述LO1端口連接,其漏極與所述第一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源極連接,其源極與所述HVIC芯片的VSS端口連接;
所述第三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柵極與所述HO2端口連接,其漏極與所述第一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漏極連接,其源極連接于B點;
所述第四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柵極與所述LO2端口連接,其漏極與所述第三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源極連接,其源極與所述第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源極連接。
優選地,本申請實施例的智能功率模塊中,還包括第一自舉電容;
所述HVIC芯片還包括VB1端口以及VS1端口;所述VB1端口通過所述第一自舉電容與所述VS1端口連接。
優選地,本申請實施例的智能功率模塊中,還包括第二自舉電容;所述HVIC芯片還包括VB2端口以及VS2端口;
所述VB2端口通過第二自舉電容與所述VS2端口連接。
優選地,本申請實施例的智能功率模塊中,還包括一采樣電阻;
所述第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通過所述采樣電阻與所述VSS端口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5650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操作臺
- 下一篇:一種循環水泵增壓節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