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纜生產用收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509852.0 | 申請日: | 202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98200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蘇現停;劉少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綠寶特種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4/28 | 分類號: | B65H54/28;B65H59/10 |
| 代理公司: | 鄭州浩翔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邊延松 |
| 地址: | 454650 河南省焦作市濟***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生產 用收卷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纜生產用收卷裝置,涉及電纜生產技術領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固定安裝有支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側固定安裝有左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右側固定安裝有右支板;所述左支板和所述右支板之間前側設置有上導桿和下導桿。所述上導桿和所述下導桿兩端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左支板和所述右支板上;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支撐桿為方形柱,加強支撐柱和線輥配合,避免線輥與支撐柱打滑,影響收卷效率;設置張緊箱內的上壓輥和下壓輥對電纜進行彎曲,減少電纜的活動性,從而增加張緊力,保證電纜收卷時的整齊度;設置循環電機循環拉動張緊箱,使張緊箱左右往復運動,保證電纜快速均勻的纏繞在線輥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纜生產用收卷裝置。
背景技術
電纜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并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面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多架設在空中或裝在地下、水底,用于電訊或電力輸送。
在使用者對電纜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電纜進行收卷,從而會用到收卷裝置,然而傳統的收卷裝置不可對電纜的張緊度進行調節,電纜在收卷過程中易出現隨意搖擺,導致收卷輥收卷電纜時出現松散雜亂的情況,給使用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電纜生產用收卷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電纜生產用收卷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固定安裝有支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側固定安裝有左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右側固定安裝有右支板;所述左支板和所述右支板之間前側設置有上導桿和下導桿,所述上導桿和所述下導桿兩端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左支板和所述右支板上;所述右支板右側后方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穿過所述右支板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套設有線輥,所述線輥前側對應設置有張緊箱,所述線輥上繞設有電纜,所述電纜從所述張緊箱穿過,所述張緊箱上下兩端分別套在所述上導桿和所述下導桿上活動;所述上導桿和所述下導桿之間左側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固定安裝在所述左支板上,所述固定塊上固定安裝有循環電機,所述循環電機的輸出端上固定安裝有第一拉桿,所述第一拉桿遠離所述循環電機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拉桿,所述第二拉桿遠離所述第一拉桿一端與所述張緊箱左側面通過鉸鏈連接。
優選的:所述張緊箱內部中間設置有左轉盤、右轉盤、上壓輥和下壓輥,所述左轉盤活動鑲嵌在所述張緊箱左側面,所述右轉盤活動鑲嵌在所述張緊箱右側面,所述左轉盤和所述右轉盤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所述上壓輥和所述下壓輥,所述張緊箱前后兩側分別對應所述電纜設置有進線口和出線口,所述進線口內通過軸承安裝有前從動輪組,所述出線口內通過軸承安裝有后從動輪組;所述右轉盤內部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卡桿,所述卡桿在所述右轉盤內滑動,所述卡桿上固定安裝有擋塊,所述右轉盤對應所述擋塊設置有復位槽,所述復位槽內固定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向外支撐所述擋塊,所述卡桿遠離所述右轉盤中心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右轉盤側面;所述卡桿靠近所述右轉盤中心的一端向右延伸出所述右轉盤前表面固定連接有捏板,所述右轉盤前表面對應所述卡桿設置有滑槽;所述捏板之間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裝在所述右轉盤上;所述張緊箱對應所述卡桿設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右轉盤前后兩側,所述右轉盤上下兩側分別對應設置有第二卡槽。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的形狀為方形柱,所述線輥中心與所述支撐桿配合。
優選的:所述線輥左側設置有插銷,所述插銷插在所述支撐桿上。
優選的:所述前從動輪組和所述后從動輪組均由上下兩個相對的滾輪組成,所述滾輪外表面中間均設置為圓弧形的凹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綠寶特種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綠寶特種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5098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