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環形孔板節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505978.0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62090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以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科達儀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42 | 分類號: | G01F1/42;G01F1/36;G01F15/12;G01F1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陶小麗 |
| 地址: | 2247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形 節流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形孔板節流裝置,包括環形孔板本體,所述環形孔板本體由測量管和過濾管構成,所述測量管呈中空圓柱狀,且所述測量管用于測量介質,所述測量管的兩端對稱設置有第一法蘭,所述測量管的內部通過支撐桿設置有孔板,所述測量管的兩端部處對稱設置有第一均壓環、第二均壓環,所述第一均壓環、第二均壓環均呈中空圓環狀,所述過濾管呈中空圓柱狀,所述過濾管的兩端對稱設置有第二法蘭,所述測量管、過濾管通過第一法蘭、第二法蘭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過濾管、第三法蘭以及第四法蘭,從而保障了環形孔板節流的進行,且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壽命,進而方便了使用者拆卸該裝置,對其進行清洗或更換孔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形孔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環形孔板節流裝置。
背景技術
計量領域中,流體流量的檢測是各行各業加強能源管理、進行財務結算、經濟核算、效益分析評價以支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監控生產過程,使其優質、高效、安全、平穩運行、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隨著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的推出,降低能源消耗強度、控制能源消費成為企業發展首要考慮的問題,這就促使企業對能源管理進行有效地量化管理,建立有效地能源運營機制,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節能長效機制。氣體能源是鋼鐵企業廣泛使用的能源,但對氣體能源流量的測量卻存在很大的難度,尤其是煤氣,其測量難度更大。鋼鐵生產的燃料消費成本占總成本的41%,投入的一次能源約有40%轉變成為工藝副產煤氣,對副產煤氣的充分、合理利用成為降低能源消耗的關鍵所在。對它的流量測量也就顯得支關重要。
環形孔板節流裝置采用差壓原理進行測量。節流元件置于工藝管道內,管道內流體在通過該節流件時,在節流件前后將產生一定的壓力差。測量介質中的粉塵、顆粒等雜質會粘附在節流元件和測量管內壁上,久之,會造成測壓孔堵塞、節流件變形,嚴重的甚支造成流體不能在管道流通的惡劣情況,因此需要定期及時對節流裝置進行排污清理,但是現有的節流裝置方便對孔板進行清洗或更換,從而影響了該裝置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形孔板節流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形孔板節流裝置,包括環形孔板本體,所述環形孔板本體由測量管和過濾管構成,所述測量管呈中空圓柱狀,且所述測量管用于測量介質,所述測量管的兩端對稱設置有第一法蘭,所述測量管的內部通過支撐桿設置有孔板,所述測量管的兩端部處對稱設置有第一均壓環、第二均壓環,所述第一均壓環、第二均壓環均呈中空圓環狀,所述過濾管呈中空圓柱狀,所述過濾管的兩端對稱設置有第二法蘭,所述測量管、過濾管通過第一法蘭、第二法蘭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測量管由引壓管、測流管以及側壓管構成,所述引壓管與測流管的連接處通過第三法蘭連接,且所述第三法蘭連接處設置有第一法蘭密封墊,所述測流管與測壓管通過第四法蘭連接,且所述第四法蘭連接處設置有第二法蘭密封墊。
優選的,所述第一均壓環由內環和外環構成,所述第一均勻環的內環上開設有若干個引壓孔,所述引壓孔的外部設置有引壓支管,所述第一均壓環的外環上開設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與引壓支管連通,所述第一排污管的外部設置有第一排污蓋。
優選的,所述第二均壓環有內環和外環構成,所述第二均壓環的內環、外環上開設有測壓孔,所述測壓孔之間通過測壓支管連接,且所述測壓支管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過濾網,所述測壓支管的外部設置保護蓋。
優選的,所述第一法蘭與第二法蘭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墊。
優選的,所述過濾管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過濾網,所述過濾管的兩端設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外部設置有第二排污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科達儀表有限公司,未經鹽城科達儀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5059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