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用于心肺教學聽診的聽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330508.5 | 申請日: | 2020-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457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諸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7/02 | 分類號: | A61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方仕杰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教學 聽診 聽診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用于心肺教學聽診的聽診器,屬于醫療教學器具技術領域。該可用于心肺教學聽診的聽診器包括聽診器主體部分和通音調節部分。所述聽診器主體部分包括聽診頭、耳件和導音膠管,所述導音膠管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聽診頭和所述耳件,所述通音調節部分包括耳罩殼、軟套環、隔板和撥板,所述軟套環固定設置于所述耳罩殼外沿。本實用新型手部轉動耳罩殼,使得耳罩殼在耳件外部橫向移動,調節耳件貼合耳道的深度;減少耳件貼合耳道的深度,同時撥動撥板帶動隔板轉動,使得隔板上的第二通口與耳罩殼中的第一通口重合,外部的聲音容易被耳朵聽見,可方便邊實習聽音的過程中,邊與講師進行交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教學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用于心肺教學聽診的聽診器。
背景技術
臨床中,心臟及肺部聽診是醫生進行查體的基本項目及技能之一。通過聽診器對心肺聽診,可以初步明確或排除一些疾病。如肺部聞及濕羅音,可考慮為肺炎、急性左心衰等,如心臟聞及病理性雜音,可考慮先心病、瓣膜狹窄、關閉不全等疾病。隨著人們的呼吸運動,氣流進出呼吸道,產生湍流并形成振動,經過肺和胸壁傳到體表,我們借助聽診器可以聽到的這些聲音稱為肺部呼吸音。可分為正常呼吸音、異常呼吸音和附加音及胸膜摩擦音。相對正常呼吸音而言,異常呼吸音分類繁多,還要注意其部位、性質、響度、音調及與呼吸時相的關系,因此聽診難度相對較大。
在臨床教學中我們發現,心肺聽診雖然是臨床基本技能,但不少實習醫師及低年資住院醫師在這項技能的掌握程度上還是有不少缺陷。特別是一些較為少見的異常呼吸音及心臟雜音,往往無法掌握聽診精髓。目前臨床教學中已有不少視聽軟件用以模擬各種呼吸音及心臟雜音等。在教學時,由于耳件堵塞在耳道內部,在實習聽音過程中與講師交流時,需要頻繁摘下耳件,使用存在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用于心肺教學聽診的聽診器,旨在改善實習聽音過程中與講師交流時,需要頻繁摘下耳件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用于心肺教學聽診的聽診器,包括聽診器主體部分和通音調節部分。
所述聽診器主體部分包括聽診頭、耳件和導音膠管,所述導音膠管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聽診頭和所述耳件,所述通音調節部分包括耳罩殼、軟套環、隔板和撥板,所述軟套環固定設置于所述耳罩殼外沿,所述隔板轉動設置于所述耳罩殼內部,且所述隔板一面與所述耳罩殼內壁貼合,所述耳罩殼背面和所述隔板外側分別開設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所述撥板設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耳罩殼內壁一側,且所述撥板活動貫穿于所述第一通口,所述軟套環和所述隔板均活動貫穿于所述耳件,所述耳罩殼螺紋套接于所述耳件外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隔板遠離所述耳罩殼一側設置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固定設置于所述耳罩殼內壁。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耳罩殼外部固定連接有固定環。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環內部開設有內螺紋,所述固定環與所述耳件螺接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聽診頭外部套接有套袋,所述套袋一側設置有套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套口內圈設置有彈性環帶,所述彈性環帶的內徑不大于所述聽診頭的直徑。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均設置有六個,且六個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均呈中心對稱分布設置于所述耳罩殼和所述隔板外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的尺寸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耳罩殼外側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耳件與所述第一通孔螺接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隔板外部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耳件活動貫穿于所述第二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未經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3305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