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樹脂生產用高效兌稀釜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305830.2 | 申請日: | 2020-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8196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田駿;秦寬彬;朱恒凱;胡文杰;朱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倫納路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樹脂 生產 高效 兌稀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脂生產用高效兌稀釜,包括釜體,釜體內安裝設有均散孔隔板,均散孔隔板將釜體內腔分為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釜體內腔中設有穿過均散孔隔板的攪拌軸,位于第一混腔內的攪拌軸上固接有攪拌框板,第一混腔內側壁上固定設有助力擋板,位于第二混腔內的攪拌軸上螺栓固定有卡座,卡座上固接有翻式攪拌扇葉,第二混腔內側壁上固定設有分散切塊,釜體內腔中設有穿過均散孔隔板的助劑進管,助劑進管上開設有進料口,釜體底部設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采用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的雙混腔方式進行物料混合,保證物料混合分散的均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樹脂生產用高效兌稀釜。
背景技術
兌稀釜是一種用來將物料混合稀釋的反應釜,傳統的兌稀釜內部混合稀釋不均勻,導致內部出現濃度不一致,尤其,對于粘度較大的物料的混合,物料的攪拌和分散很難做到均勻性,導致混合的效率較低,進而使得后期產品的質量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樹脂生產用高效兌稀釜。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樹脂生產用高效兌稀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內安裝設有均散孔隔板,所述均散孔隔板將所述釜體內腔分為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所述釜體內腔中設有穿過所述均散孔隔板的攪拌軸,位于所述第一混腔內的所述攪拌軸上固接有攪拌框板,所述第一混腔內側壁上固定設有助力擋板,位于所述第二混腔內的所述攪拌軸上螺栓固定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固接有翻式攪拌扇葉,所述第二混腔內側壁上固定設有分散切塊,所述釜體內腔中設有穿過所述均散孔隔板的助劑進管,所述助劑進管上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釜體底部設有出料口。
所述釜體頂部設有主料進口,且連通有壓縮氣管。
所述釜體設有夾層,且所述夾層上連通有進液管和出液管。
所述攪拌框板上焊接有攪拌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采用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的雙混腔方式進行物料混合,保證物料混合分散的均勻。
2.本實用新型第一混腔內側壁上固定設有助力擋板,能夠使得攪拌引起的物料旋轉方向發生改變,實現返混,進而使得物料混合的均一性提高。
3.本實用新型分散切塊可切散開攪拌旋轉的物料,尤其是粘度較大的物料,使得靠近釜體內壁的物料混合更加均勻;攪拌軸上卡座的設置,使得攪拌葉可以更換以保證適應更多不同物性的物料,而卡座上固接的翻式攪拌扇葉,可使得物料上下翻轉,進而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均勻。
4.本實用新型助劑進管穿過均散孔隔板位于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內,可使得助劑分開加入主物料內,進而使得混合物料的均勻程度進一步提高。
5.本實用新型均散孔隔板的設置可使得在第一混腔內混合的物料均勻的進入第二混腔內混合,提高了物料在第二混腔內混合的均勻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釜體;2.均散孔隔板;3.第一混腔;4.第二混腔;5.攪拌軸; 6.攪拌框板;7.助力擋板;8.卡座;9.翻式攪拌扇葉;10.分散切塊;11.助劑進管;12.進料口;13.出料口;14.主料進口;15.壓縮氣管;16.夾層;17. 進液管;18.出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倫納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華倫納路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3058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樹脂生產的反應釜
- 下一篇:一種的具有保護結構的掛脖風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