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煙氣三氧化硫采樣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189101.5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9130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瀚辰;付康麗;姚明宇;郭中旭;楊成龍;楊嵩;程廣文;李陽;蔡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4 | 分類號: | G01N1/24;B01D53/50;B01D53/7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陳翠蘭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煙氣 三氧化硫 采樣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煙氣成分檢測技術,具體為一種煙氣三氧化硫采樣設備。本實用新型包括設在煙道內的加熱煙槍,以及依次連接設在低溫箱內的微通道氣液反應器、氣液分離器和干燥瓶;微通道氣液反應器包括螺旋反應部分,螺旋反應部分的輸入端并列設置氣體入口和液體入口,輸出端設置混合出口;加熱煙槍輸入端插入煙道內,輸出端進入低溫箱后與微通道氣液接觸反應器氣體入口相連;微通道氣液反應器的混合出口與氣液分離器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的液體出口通過液體循環泵與微通道氣液接觸反應器液體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與干燥瓶入口相連;干燥瓶出口依次設流量計和抽氣泵。本實用新型吸收效率較高,檢測準確性強,能有效提高SO3采集精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煙氣成分檢測技術,具體為一種煙氣三氧化硫采樣設備。
背景技術
鍋爐煙氣中含有眾多的污染物質,隨著國內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與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力推廣,傳統大氣污染物包括SO2、NOx以及煙塵等,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大氣霧霾并未得到顯著改善,業內研究人員也將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其他微量污染物,其中就包括SO3。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的報告中顯示,SO3和硫酸氣溶膠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也是酸雨的直接原因,而鍋爐煙氣中的一次可凝結PM2.5的主要來源也是SO3,SO3的毒性是SO2的10倍以上,極易與水結合形成硫酸酸霧,并且難以被現有環保設備脫除。因此,燃煤電廠對SO3進行控制和檢測勢在必行。此外,美國已經有22個周對燃煤電廠煙氣中的SO3,進行了排放限值的限定,我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也發布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其中也提到了減少SO3等非常規污染物的排放,表明我國已經開始重視對SO3排放的控制。
由于SO3/硫酸蒸汽物化性質特殊,所以SO3的檢測和控制一直是業界的難題,現有SO3采樣檢測技術操作復雜,設備繁多,對SO3的收集率不穩定,因此SO3檢測的準確性和重復性都不太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煙氣三氧化硫采樣設備,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吸收效率較高,檢測準確性強,能有效提高SO3的采集精度。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煙氣三氧化硫采樣設備,包括設置在煙道內的加熱煙槍,以及依次連接設置在低溫箱內的微通道氣液反應器、氣液分離器和干燥瓶;
所述的微通道氣液反應器包括螺旋反應部分,螺旋反應部分的輸入端并列設置氣體入口和液體入口,輸出端設置混合出口;
所述的加熱煙槍輸入端插入煙道內,輸出端進入低溫箱后與微通道氣液接觸反應器氣體入口相連;所述的微通道氣液反應器的混合出口與氣液分離器入口相連;所述的氣液分離器的液體出口通過液體循環泵與微通道氣液接觸反應器液體入口相連,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與干燥瓶入口相連;所述的干燥瓶出口依次設置有流量計和抽氣泵。
進一步的,所述的微通道氣液反應器的螺旋反應部分內徑小于2mm,螺旋的螺紋左旋或者右旋,牙高小于1mm,螺距小于3mm。
進一步的,所述的螺旋反應部分的輸入端并列設置的氣體入口和液體入口,呈T型或Y型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微通道氣液反應器采用玻璃纖維、PPSF或PETG材料通過3D打印加工制成。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氣液分離器的液體出口與微通道氣液接觸反應器液體入口之間還設置有單向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1891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擺架收膜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實現全年投運的梯級利用背壓汽輪發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