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187998.8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8253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鄒高迪;鄒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邁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50;H01Q15/14;H01Q9/06;G01V3/12;G01N22/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理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孟湘明 |
| 地址: | 518127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擴展 波束 微波 探測 模塊 | ||
1.一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個對偶耦合極子,其中各所述對偶耦合極子包括兩輻射源極,其中以兩所述輻射源極在相應饋電設計中的極性區分為一第一輻射源極和一第二輻射源極,其中所述第一輻射源極具有一第一饋電端并被設置為以所述第一饋電端為端延伸的導體,其中所述第二輻射源極具有一第二饋電端并被設置為以所述第二饋電端為端延伸的導體,其中同一所述對偶耦合極子的所述第一輻射源極和所述第二輻射源極分別以所述第一饋電端和所述第二饋電端為端在相互遠離的方向延伸并分別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線長,其中λ為與饋電頻率相對應的波長參數,其中在同一所述對偶耦合極子中以所述第一饋電端為起點,和以所述第二饋電端為終點記向量其中|a|≤λ/32;和
一電磁反射面,其中所述電磁反射面形成于導電板材表面,其中各所述對偶耦合極子于所述電磁反射面所對應的空間與所述電磁反射面相間隔,其中以所述電磁反射面至所述對偶耦合極子的方向為所述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的目標探測方向,其中各所述輻射源極繞所述目標探測方向指向的一目標方向軸的周向被排布,其中以分別位于所述目標方向軸的兩相對徑向方向的兩個所述對偶耦合極子為相對的一對所述對偶耦合極子,其中相對的至少一對所述對偶耦合極子之間在被饋電的狀態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在各所述輻射源極繞所述目標方向軸沿所述目標方向軸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狀態,所述第一輻射源極和所述第二輻射源極繞所述目標方向軸交替排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所述向量滿足0.9λ/128≤|a|≤1.1λ/12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所述對偶耦合極子的數量為三個,其中各所述對偶耦合極子的物理排布進一步滿足各所述向量兩兩之間呈120度的夾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各所述對偶耦合極子的所述輻射源極被彎折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所述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進一步包括對應所述第一饋電端數量的第一饋電線和對應所述第二饋電端數量的第二饋電線,其中所述第一饋電線的線長參數L1和所述第二饋電線的線長參數L2分別滿足:λ/8≤L1≤λ/2和λ/8≤L2≤λ/2,其中所述第一饋電線和所述第二饋電線分別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一饋電端和所述第二饋電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各所述第一饋電線的遠離所述第一饋電端的一端匯集為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各所述第二饋電線的遠離所述第二饋電端的一端匯集于一錐管的窄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其中所述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進一步包括至少一輔助對偶耦合極子,其中所述輔助對偶耦合極子包括兩輔助輻射源極,其中以兩所述輔助輻射源極在相應饋電設計中的極性區分為一第一輔助輻射源極和一第二輔助輻射源極,其中所述第一輔助輻射源極具有一第一輔助饋電端并被設置為以所述第一輔助饋電端為端延伸的導體,其中所述第二輔助輻射源極具有一第二輔助饋電端并被設置為以所述第二輔助饋電端為端延伸的導體,其中同一所述輔助對偶耦合極子的所述第一輔助輻射源極和所述第二輔助輻射源極分別以所述第一輔助饋電端和所述第二輔助饋電端為端在相互遠離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同一所述輔助對偶耦合極子中以所述第一輔助饋電端為起點,和以所述第二輔助饋電端為終點記向量其中|b|≤λ/32,其中所述輔助對偶耦合極子的所述向量相交和垂直于所述目標方向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擴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測模塊,各所述第一饋電線的遠離所述第一饋電端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輔助輻射源極的所述第一輔助饋電端匯集為一端,各所述第二饋電線的遠離所述第二饋電端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輔助輻射源極的所述第二饋電端繞所述目標方向軸匯集于所述錐管的窄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邁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邁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18799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