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園林綠化中植物根部防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129176.4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93705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東波;杜景明;張偉麗;李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丹青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3/02 | 分類號: | A01G13/02;A01G29/00;A01M17/00;A01G24/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趙萬凱 |
| 地址: | 10008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園林綠化 植物 根部 防護 結構 | ||
本申請涉及園林綠化中植物根部防護結構,屬于園林綠化領域,針對挖掘過程中會對根部造成一定的傷害,從而不利于置物的生長問題提供以下技術方案,本申請的技術要點包括泥土層,泥土層的邊緣處固設有圍欄,泥土層內部設置有進液管,進液管呈豎向設置,進液管的上端延伸至泥土層的外部,進液管開設有多個第一滲透孔,進液管為多個,多個進液管以植物根部為中心呈圓周陣列,圍欄設置有用于遮擋進液管上端開口的蓋體,蓋體和圍欄轉動連接。本申請具有為植物高效的補水加藥,為植物根部提供生長物質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園林綠化領域,特別涉及園林綠化中植物根部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園林綠化改造工程中為了保護植物的根系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在植物原始標高允許的高度下,直接在植物根系的地表表面設置綠化改造地勢;二是在植物根系的地表表面留有樹池,在樹池四周設置綠化改造地勢。
然而現有的植物根部埋設于地面以下,當需要對植物根部進行防蟲或向植物根部輸送水分及養料時,通常采用將水分和養料澆灌至地面上,讓養料或水分緩慢的滲入地面以下;在進行根部防蟲時,需要對泥土進行一定深度的挖掘,挖掘過程中會對根部造成一定的傷害,從而不利于置物的生長。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園林綠化中植物根部防護結構,其具有為植物高效的補水加藥,為植物根部提供生長物質的優點。
本申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園林綠化中植物根部防護結構,包括泥土層,所述泥土層的邊緣處固設有圍欄,所述泥土層內部設置有進液管,所述進液管呈豎向設置,所述進液管的上端延伸至泥土層的外部,所述進液管開設有多個第一滲透孔,所述進液管為多個,多個進液管以植物根部為中心呈圓周陣列,所述圍欄設置有用于遮擋進液管上端開口的蓋體,所述蓋體和圍欄轉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進液管的下端插入泥土層的內部,當需要對植物根部進行防護時,通過進液管的上端開口向進液管的內部注入防護液,防護液可以為防蟲劑、水分、營養劑等,由于第一滲透孔的設置,位于進液管內部的液體通過第一滲透孔滲透至植物根部附近,為植物根部補水加藥,能夠為植物根部提供生長物質。
本申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進液管的上端設置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和進液管垂直設置,相鄰連接管之間通過橫管連通,所述橫管呈水平設置,所述橫管設置于泥土層的上方,所述橫管開設有進液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連接管和橫管的設置實現對多個進液管的一次性進液。
本申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橫管朝向泥土層的一側開設有多個第二滲透孔,多個第二滲透孔沿橫管的軸線方向等間隔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加速防護液向植物根部滲透的速度。
本申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橫管和連接管通過連接組件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實現對橫管和連接管的安裝和更換。
本申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固設于橫管的插接環、固設于插接環的限位凸起、設置于連接管的限位桿,所述限位凸起為多個,相鄰限位凸起之間圍成供限位桿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連接管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供插接環插入的插接環槽,遠離泥土層一側的插接環槽的側壁開設有滑移腔,所述限位桿滑移連接于滑移腔的內部,所述限位桿遠離限位凸起的一端延伸至連接管的外部;所述限位桿和滑移腔底壁之間設置有用于保持限位桿和限位槽插接狀態的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一端和限位桿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滑移腔的底壁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向外拉動限位桿,當插接環完全插接于插接環槽的內部時,解除對限位桿的拉動,壓縮彈簧帶動限位桿回復原位,使限位桿插接于限位槽的內部,實現橫管和連接管之間的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丹青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丹青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1291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