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124830.2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31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石星河電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18 | 分類號: | H05K3/18;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鐘斌 |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黃石市黃***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報警 沉銅養板 槽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包括槽車主體,所述槽車主體為上開口的箱體結構,所述槽車主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滾動輪,所述槽車主體的內部通過隔板將其劃分為兩個沉銅養護槽,所述槽車主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推桿,后方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連接有流程卡放置盒。該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通過設置槽車主體,可以在其內部盛裝低酸液體,通過將印制電路板放置到浸水框中,可以與低酸液體接觸,通過設置蓄電池和計時報警器,可以對浸泡養護時間進行計時,并設定時間,時間到了后主動提醒工作人員,從而避免因為浸泡養護時間過長,出現咬蝕薄銅的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制電路板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
背景技術
印制電路板經過沉銅后,在鍍一銅之前需要在養板槽車中做時間管控。如果放在養板槽車(裝有低酸液體)時間過長,而導致在沉銅線化學沉積的薄銅被咬蝕,從而導致金屬孔內開路。從而導致金屬孔內開路報廢及客戶端此種缺陷的巨額賠償。
沉銅后的印制電路板放入裝低酸液體的養板槽車中,再從養板槽車中取出印制電路板進行鍍一銅,而鍍一銅的順序需要按照先進先出原則進行,從而盡量達到印制電路板在養板槽車中時間管控。但是實際因員工的疏忽未能先進先出及計劃排單的插單導致鍍一銅過程中未能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同時因無時間記錄無法判斷印制電路在養板槽車中的沉浸時間是否超標,從而造成金屬孔內開路的風險。
為解決以上問題,設計了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包括槽車主體,所述槽車主體為上開口的箱體結構,所述槽車主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滾動輪,所述槽車主體的內部通過隔板將其劃分為兩個沉銅養護槽,所述槽車主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推桿,后方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連接有流程卡放置盒,前方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安裝有計時報警器,所述槽車主體的正面底部固定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表面安裝有控制閥,兩個所述沉銅養護槽的內部均設置有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的內部搭接有浸水框,所述浸水框的框體材質為不銹鋼網,所述浸水框的內部放置有多個印制電路板。
優選的,所述滾動輪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滾動輪均勻的分布在槽車主體的下表面四角處。
優選的,所述槽車主體和隔板的材質均為不銹鋼,所述槽車主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用于為計時報警器提供電源的蓄電池。
優選的,所述槽車主體的正面和背面均嵌設有液位顯示條,所述液位顯示條的材質為玻璃,所述液位顯示條的左側設置有刻度標記。
優選的,所述升降框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環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沉銅養護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表面開設有與螺紋桿適配的螺紋孔。
優選的,所述螺紋桿的頂端高度連接有調節橫桿,位于單個升降框架上表面的軸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軸承以升降框架上表面中線為基準,對稱設置在升降框架的兩側。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自動報警沉銅養板槽車,通過設置槽車主體,可以在其內部盛裝低酸液體,通過將印制電路板放置到浸水框中,可以與低酸液體接觸,通過設置蓄電池和計時報警器,可以對浸泡養護時間進行計時,并設定時間,時間到了后主動提醒工作人員,從而避免因為浸泡養護時間過長,出現咬蝕薄銅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石星河電路有限公司,未經黃石星河電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1248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