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091382.0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069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亮;董兵;王樹新;張建峰;許小斌;郭高占;韓亞東;宋顯軍;李英杰;賀帥;徐琦;王鵬;湯志雙;趙亮;賈曉軍;李琦;張天賜;單玉婧;趙貴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36 | 分類號: | E04B5/3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李天麗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樓蓋 芯模抗浮防側移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包括抗浮防側移結構、鐵絲和芯模,所述抗浮防側移結構包括升降桿、固定框、調節桿、穩固口和穩固銷,所述升降桿頂部固定安裝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部插接所述調節桿,所述固定框頂部等距離開設有多個所述穩固口,所述穩固銷等距離插接在所述穩固口內部,所述穩固銷貫穿所述鐵絲,所述芯模通過所述鐵絲連接。該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在芯模與鐵絲固定的同時,提供對芯模起到支撐的作用,降低下上浮空間距,防止出現芯模側移,同時避免鐵絲勒壞芯模,出現質量隱患,該模板拆卸簡單,損壞較小,省時省力的綜合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
背景技術
空心樓蓋是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為承力結構的空心板式樓蓋,也叫現澆無梁空心樓蓋,它是安裝芯模產品后現澆而成的空心無明梁樓蓋,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跨度的樓蓋、屋蓋,如大開間的地下室、商場、辦公、以及工業廠房使用。空心樓蓋(板)技術是我國建筑結構領域的一項重大進步,它為21世紀建筑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支撐,是一種性能價格比較優越,更符合人性化的技術升級結構體系,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現在的固定用的大多是鐵絲,因有的鐵絲彎曲,施工中無法將其拉直,在現澆混凝土巨大浮力作用下,會留下上浮空間隱患,出現側移現象,甚至鐵絲勒壞芯模,出現質量隱患。并且施工困難,影響施工速度。扁鐵片用螺絲釘定在模板上的方法抗浮效果好,但施工難度較大,模板拆卸困難,模板拆卸時損壞較大,還費工費時,因此需要研發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實用新型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實用新型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鑒于現有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能夠實現在芯模與鐵絲固定的同時,本裝置提供對芯模起到支撐的作用,降低下上浮空間距,防止出現芯模側移,同時避免鐵絲勒壞芯模,出現質量隱患,該模板拆卸簡單,損壞較小,省時省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其包括抗浮防側移結構、鐵絲和芯模,所述抗浮防側移結構包括升降桿、固定框、調節桿、穩固口和穩固銷,所述升降桿頂部固定安裝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部插接所述調節桿,所述固定框頂部等距離開設有多個所述穩固口,所述穩固銷等距離插接在所述穩固口內部,所述穩固銷貫穿所述鐵絲,所述芯模通過所述鐵絲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桿的支撐桿上標注有數值。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穩固口為矩形陣列式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現澆空心樓蓋芯模抗浮防側移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穩固銷的寬度小于兩個所述鐵絲的間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芯模與鐵絲固定的同時,本裝置提供對芯模起到支撐的作用,降低下上浮空間距,防止出現芯模側移,同時避免鐵絲勒壞芯模,出現質量隱患,該模板拆卸簡單,損壞較小,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詳細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913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