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穿戴的腕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081806.5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4560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馮華營;田懷清;喬本昌;王冠寓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14 | 分類號: | A44C5/1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艷芳 |
| 地址: | 266104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戴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一種可穿戴的腕帶設備,包括帶體和主體,在所述主體上設有第一連接部,在所述帶體設置有第二連接部,所述主體和所述帶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沿平行于帶體橫截面的方向相對滑動以連接,在所述主體和帶體之間還設置有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滑動到位時對主體和帶體進行定位的定位結構,在可穿戴的腕帶設備佩戴到位時,所述第二連接部抵靠在第一連接部上。通過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可穿戴的腕帶設備的主體和帶體之間連接結構復雜且長期佩戴容易掉落松動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佩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穿戴的腕帶設備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可穿戴的腕帶設備也不斷增多,如智能手環或者手表等,用戶在使用可穿戴的腕帶設備時經常需要更換帶體,現有市場上可穿戴的腕帶設備的主體和帶體之間主要通過較為復雜卡扣結構進行連接,不僅增加成本占據空間,且采用卡扣連接的方式在長期佩戴后容易因卡扣松動導致脫落。
本背景技術所公開的上述信息僅僅用于增加對本申請背景技術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構成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可穿戴的腕帶設備的主體和帶體之間連接結構復雜且長期佩戴容易掉落松動的問題,提出一種可穿戴的腕帶設備,其主體和帶體之間的連接結構簡單,即使長期佩戴也不會因為松動而掉落。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穿戴的腕帶設備,包括帶體和主體,在所述主體上設有第一連接部,在所述帶體設置有第二連接部,所述主體和所述帶體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沿平行于帶體橫截面的方向相對滑動以連接,在所述主體和帶體之間還設置有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滑動到位時對主體和帶體進行定位的定位結構,在可穿戴的腕帶設備佩戴到位時,所述第二連接部抵靠在第一連接部上。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主體或帶體上的彈性凸起部和對應設置在所述帶體或主體上的凹陷部。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包括有第一側面,所述帶體包括有與所述第一側面相對設置的第二側面,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凸起部為從所述帶體上形成的凸起,其與帶體上的第二側面平滑過渡連接,或者,所述彈性凸起部為從所述主體上形成的凸起,其與所述主體的第一側面平滑過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為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第一滑動凸起,所述第二連接部為設在所述帶體上的第一滑動槽,所述第一滑動槽貫穿所述帶體的底壁設置,所述第一滑動凸起從所述第一滑槽底部滑動插裝到所述第一滑動槽內,所述第一滑動槽頂壁對應抵靠在第一滑動凸起的頂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為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第二滑動凸起,所述第二連接部為設在所述帶體上的第二滑動槽,所述第二滑動槽至少貫穿所述帶體的其中一側壁設置,在可穿戴的腕帶設備佩戴到位時,所述第二滑動槽的頂壁抵靠在第二滑動凸起的頂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為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第三滑動槽,所述第二連接部為設在所述帶體上的第三滑動凸起,所述第三滑動槽貫穿所述主體的頂壁設置,所述第三滑動凸起從所述第三滑槽頂部滑動插裝到所述第三滑動槽內且通過其底壁抵靠在第三滑動槽的底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部為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第四滑動槽,所述第二連接部為設在所述帶體上的第四滑動凸起,所述第四滑動槽至少貫穿所述主體的其中一側壁設置,在可穿戴的腕帶設備佩戴到位時,第四滑動凸起的底壁對應的抵靠在第四滑動槽的底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動槽為梯形槽,第一滑動凸起為與其形狀適配的梯形凸起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動槽與所述帶體通過二次注塑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歌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818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