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059575.8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74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金友;李明星;吳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金友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25/00;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 地址: | 561099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流 創面 修復 系統 用護創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包括海綿體,所述海綿體內設有多組導流管,所述導流管位于海綿體內部的部分設有吸料孔,所述導流管兩端均貫穿海綿體兩側,所述導流管一側滑動連接有清潔件,所述清潔件遠離海綿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注液管。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清潔件夠在導流管堵塞時,實現通過推動注液管使得清潔件在導流管內滑動,進而實現對于導流管內壁的清潔,進而能夠減小導流管因堵塞而造成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創面修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
背景技術
在骨外科或手足外科,在對大面積軟組織感染、缺損及壞死,鋼板外露、骨外露、肌腱外露,以及開放性骨折伴軟組織缺損進行修復手術前,需要對創面進行處理,目前可通過負壓封閉引流技術以促進創面、腔隙內的滲液、液化壞死組織及時排出體外;隔絕創面與外環境之間的感染機會;對與護創材料接觸面下的毛細血管起拔苗助長的作用,加快創面的肉芽組織均勻整齊地生長。
但是目前的護創裝置中位于海綿體內部的引流管容易出現堵塞等情況,且通過導流管注入藥劑或者清洗液時容易使得導流管內部的滲液或液化壞死組織重新進入創面造成二次污染。
為此,我們提出來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能能夠有效解決導流管堵塞以及能夠避免滲液或液化壞死組織重新進入創面的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包括海綿體,所述海綿體內設有多組導流管,所述導流管位于海綿體內部的部分設有吸料孔,所述導流管兩端均貫穿海綿體兩側,所述導流管一側滑動連接有清潔件,所述清潔件遠離海綿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注液管。
優選地,所述導流管設有彈簧夾,所述彈簧夾位于清潔件與海綿體之間。
優選地,所述清潔件外側壁設有清潔層,所述清潔層為清潔棉材質。
優選地,所述清潔件內部設有螺紋槽,所述注液管外側壁設有能夠與螺紋槽向配合的螺紋。
優選地,所述清潔件內設有與螺紋槽相連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另一端與導流管連通設置。
優選地,所述通槽與螺紋槽同軸設置,所述通槽直徑小于螺紋槽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將導流管兩端均貫穿海綿體,進而實現能夠從導流管一端進行負壓抽吸,從導流管另一端進行清洗或者注入藥劑,進而避免從導流管一端進行多個操作能夠會使得導流管內部滲液或液化壞死組織重新進入創面造成二次污染等情況發生;
2、通過設置清潔件夠在導流管堵塞時,實現通過推動注液管使得清潔件在導流管內滑動,進而實現對于導流管內壁的清潔,進而能夠減小導流管因堵塞而造成的影響;
3、通過設置注液管能夠實現從注液管處注入清洗液或者藥劑,進而避免從導流管負壓抽吸的一側注入液體,導致滲液或液化壞死組織重新通過導流管進入創面造成二次污染等情況發生,同時注液管與清潔件為螺紋設置,進而能夠根據需求方便的更換清潔件,避免清潔件上的異物過多導致對于注液管內注入液體造成污染等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負壓引流創面修復系統用護創裝置的切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中:1海綿體、2導流管、3吸料孔、4清潔件、5注液管、6彈簧夾、7螺紋槽、8通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金友,未經吳金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595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挖掘機零部件切割裝置
- 下一篇:臥式水果打漿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