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攪拌均勻的反應釜有效
申請號: | 202021036702.2 | 申請日: | 2020-06-08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1491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發明(設計)人: | 繆永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三水聯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均勻 反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攪拌均勻的反應釜,包括基座總成和攪拌釜體總成,攪拌釜體總成的外側與基座總成的內側固定連接,基座總成包括靜音伺服電機和基座,基座的頂部與靜音伺服電機的底部固定連接,通過基座總成與攪拌器總成之間配合,達到了反應釜內部物料可以混合均勻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解決了反應釜內部反應物不能攪拌均勻降低工作效率的問題,通過釜體與攪拌器總成之間配合,達到釜內部物料進行雙重攪拌的功能,解決了釜內內部物料的化學反應速度低下效率降低的問題,通過采用雙層組攪拌葉片設計,達到了反應釜內部反應物可完全攪拌開效果和實現水平緯度上的物料攪拌混合的功能,解決了反應釜內部尤其是水平維度上物料不能完全攪拌開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攪拌均勻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食品、醫藥、農藥、科研等行業,反應釜是一種常用設備,用來完成聚合、縮合、硫化、烴化、氫化等化學工藝過程的反應設備,但是由于反應釜攪拌不均勻,會直接影響產物的質量,如果想要達到充分攪拌的效果,需要加長攪拌時間,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下,化工原料在反應釜中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應后合成產品,一些產品的原材料粘度較大,不容易攪拌均勻,嚴重影響反應,但由于目前反應釜的內部攪拌裝置設置僅有一組,導致反應釜在對反應物進行混配時,不能將反應釜內部的反應物完全的攪拌開,從而導致反應釜內部的反應物不能均勻的攪拌開,從而降低了反應釜內部反應物的化學反應速度,導致反應釜的效率降低,常規型反應釜內部一種攪拌一種類型物料,導致了反應釜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攪拌均勻的反應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優選的,所述包括基座總成和攪拌釜體總成,所述攪拌釜體總成的外側與基座總成的內側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基座總成包括靜音伺服電機和基座,所述靜音伺服電機的底部與基座的頂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攪拌釜體總成包括釜體和攪拌器總成,所述攪拌器總成的外側與釜體的內側活動連接,所述位于左側的靜音伺服電機與釜體外圈的左側固定連接,所述攪拌器總成的左側與右側的靜音伺服電機的外側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釜體包括進料口、出料口和攪拌器固定安裝口,所述進料口開設在釜體外圈的頂部,所述釜體外圈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攪拌器固定安裝口開設在釜體的兩端。
優選的,所述所述攪拌器總成包括攪拌軸、攪拌葉片組A、攪拌葉片組B、攪拌器固定安裝口、攪拌切割片組A和攪拌切割片組B,所述攪拌葉片組A等距離的設置在攪拌軸的外圈上,所述攪拌軸的外圈上等距離設置有攪拌葉片組B,所述攪拌固定安裝口開設在攪拌軸的兩端,所述攪拌切割片組A等距離設置在攪拌軸遠離圓心的一側,所述攪拌軸靠近圓心的一側設置有攪拌切割片組B。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攪拌均勻的反應釜,通過基座總成與攪拌器總成之間的配合,達到了反應釜內部的反應物可以混合均勻提高反應釜的工作效率的效果,解決了反應釜釜內部的反應物不能攪拌均勻降低工作效率的問題。
2、該攪拌均勻的反應釜,采用臥式滾筒式結構,通過靜音伺服電機與釜體之間的配合,達到了釜體在轉動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將下部的物料向上翻轉的功能,解決了反應釜內部的反應物不能充分的攪拌開的問題。
3、該攪拌均勻的反應釜,通過釜體與攪拌器總成之間的配合,達到了反應釜內部反應物進行雙重攪拌的功能,解決了降低反應釜內部反應物的化學反應速度,導致反應釜的效率降低的問題。
4、該攪拌均勻的反應釜,通過采用雙層組攪拌葉片的結構,達到了反應釜內部的反應物可完全的攪拌開效果和實現了水平緯度上的物料的攪拌混合的功能,解決了反應釜內部尤其是水平維度上物料不能完全攪拌開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三水聯美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三水聯美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367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