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036304.0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1053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學同;徐桂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12 | 分類號: | H01B13/012;B21F11/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港澄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趙維達 |
| 地址: | 214431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經***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等離子 芯線去 毛邊 生產線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依次包括如下裝置:釋放裝置,包括一線材繞卷,所述線材繞卷釋放線材至切割裝置;切割裝置,包括一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切割所述線材并將其輸送至處理裝置;處理裝置,包括旋轉滾輪、光電傳感器以及等離子火焰發生器,所述光電傳感器監測到所述線材端頭時,所述旋轉滾輪驅動所述線材繞其軸心轉動,并且所述等離子火焰發生器噴出火焰作用于所述線材端頭;收集裝置,包括一收集框,用于收集所述處理裝置處理后的線材。本實用新型自動實現線材的切割、去毛邊以及收集,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人力。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芯線去毛邊,特別涉及一種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
背景技術
線束生產加工過程中對線材進行切割后往往會帶有毛邊,而毛邊對后續線材的生產會帶來產生質量問題的風險并且影響產品外觀,因此實際生產工序中往往需要增加人工工位手工進行線材檢查或者用斜口鉗等工具進行后處理,大大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依次包括如下裝置:
釋放裝置,包括一線材繞卷,所述線材繞卷釋放線材至切割裝置;
切割裝置,包括一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切割所述線材并將其輸送至處理裝置;
處理裝置,包括旋轉滾輪、光電傳感器以及等離子火焰發生器,所述光電傳感器監測到所述線材端頭時,所述旋轉滾輪驅動所述線材繞其軸心轉動,并且所述等離子火焰發生器噴出火焰作用于所述線材端頭;
收集裝置,包括一收集框,用于收集所述處理裝置處理后的線材。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線材繞卷通過底部的第一電機驅動轉動。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切割刀片固定安裝于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驅動所述切割刀片作用于所述線材。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切割裝置設置有承載所述線材的支撐平臺,所述支撐平臺于所述切割刀片下方形成有切割間隙。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切割裝置于所述切割刀片兩側分別設置驅動所述線材前進的第一輸送滾筒與第二輸送滾筒,所述第一輸送滾筒與所述第二輸送滾筒下方分別設置有第一支撐滾筒與第二支撐滾筒。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處理裝置于所述旋轉滾輪兩側分別設置有驅動所述線材前進的第三輸送滾筒以及第四輸送滾筒,所述處理裝置尾部設置有驅動所述線材前進的第五輸送滾筒,所述第三輸送滾筒、第四輸送滾筒、第五輸送滾筒下方分別設置有第三支撐滾筒、第四支撐滾筒、第五支撐滾筒。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第三輸送滾筒與第四輸送滾筒的兩端分別轉動安裝于第二氣缸與第三氣缸,所述第二氣缸以及第三氣缸分別驅動所述第三輸送滾筒與第四輸送滾筒遠離或抵持于所述線材。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旋轉滾輪固定安裝于第二電機的輸出端,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安裝于第四氣缸,所述第四氣缸驅動所述第二電機并帶動所述旋轉滾輪遠離或抵持于所述線材。
優選的,在上述的等離子芯線去毛邊生產線中,所述線材于所述旋轉滾輪下方支撐有第六支撐滾筒以及第七支撐滾筒,所述第六支撐滾筒與第七支撐滾筒并排設置于所述線材下方,所述第六支撐滾筒與第七支撐滾筒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線材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363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裝飾裝修的水平儀
- 下一篇:一種機械鍵盤的防水防塵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