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茶葉殺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014663.6 | 申請日: | 2020-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88338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永芳 |
| 主分類號: | B07B1/10 | 分類號: | B07B1/10;B07B1/42;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殺青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包括支撐機構、殺青機本體和分篩機構,支撐機構包括有支撐底板,支撐底板的上端面左側垂直設有支撐柱,且支撐柱的頂端面設有減速電機,支撐底板的上端面垂直設有兩根位于支撐柱右側的立桿,兩根立桿的頂端面焊接有半圓形支撐架,殺青機本體平臥在兩個半圓形支撐架上,殺青機本體的內腔左端面轉動設有位于殺青機本體內腔的篩桶,減速電機通過動力軸轉動貫穿殺青機本體左端面,且與篩桶左端面中心位置連接,篩桶的徑向側壁開設有若干個呈環形均勻間隔分布的矩形篩孔,分篩機構包括有四根連接柱、工字輪和分篩網。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茶葉殺青裝置,便于在殺青的過程中對茶葉碎渣進行分篩,提高殺青后茶葉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殺青相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茶葉殺青裝置。
背景技術
殺青,是綠茶、黃茶、黑茶、烏龍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目前,殺青過程中,不便于對茶葉殘渣進行有效過濾,導致殺青后的茶葉質量不佳,需要后期去雜操作,影響茶葉的生產效率,所以這里設計生產了一種茶葉殺青裝置,以便于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殺青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包括支撐機構、殺青機本體和分篩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有支撐底板,所述支撐底板的上端面左側垂直設有支撐柱,且支撐柱的頂端面設有減速電機,所述支撐底板的上端面垂直設有兩根位于支撐柱右側的立桿,兩根所述立桿的頂端面焊接有半圓形支撐架,所述殺青機本體平臥在兩個半圓形支撐架上,所述殺青機本體的內腔左端面轉動設有位于殺青機本體內腔的篩桶,所述減速電機通過動力軸轉動貫穿殺青機本體左端面,且與篩桶左端面中心位置連接,所述篩桶的徑向側壁開設有若干個呈環形均勻間隔分布的矩形篩孔,所述分篩機構包括有四根連接柱、工字輪和分篩網。
優選的,所述支撐底板的左右兩端均開設有沉降安裝孔。
優選的,所述殺青機本體的右端開設有與內腔連通的進料口,且進料口的開口處設有可拆卸的密封帽,所述密封帽的外壁設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殺青機本體的外壁底端開設有用于排渣的卸料孔。
優選的,四根所述連接柱的底端面分別焊接在兩個半圓形支撐架的頂端前后兩側,前后兩根所述連接柱的頂端之間固定焊接有連接板,所述工字輪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殺青機本體的外壁頂端前后兩側均開設有與內腔相互連通的插接孔,所述分篩網的一端繞經工字輪的外壁,且分別貫穿兩個插接孔后與篩桶的外壁纏繞,所述分篩網與篩桶外壁的矩形篩孔轉動貼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茶葉殺青裝置,便于在殺青的過程中對茶葉碎渣進行分篩,提高殺青后茶葉的質量,簡單方便。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圍繞篩桶滾動的篩網,便于對清理被茶葉碎渣堵塞的網孔,以便于進一步提高茶葉碎渣的過濾效率,提高茶葉的殺青后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殺青機本體俯視結構剖視圖。
圖中:1、支撐機構;11、半圓形支撐架;12、立桿;13、支撐底板;14、沉降安裝孔;15、支撐柱;2、減速電機;3、殺青機本體;31、插接孔;32、密封帽;33、把手;34、進料口;35、篩桶;36、矩形篩孔;4、分篩機構;41、連接柱;42、連接板;43、工字輪;44、分篩網。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永芳,未經張永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146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