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收油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005478.0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595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懷念;王翾智;楊啟明;張懷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三江環安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0 | 分類號: | C02F1/40;C02F9/02;E02B15/04 |
| 代理公司: | 揚州潤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張琳 |
| 地址: | 225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油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收油機,包括浮體外殼、傳動帶外殼和渦輪機外殼,傳動帶外殼焊接于浮體外殼的左下側,且傳動帶外殼的前后兩側壁之間安裝有傳動帶,渦輪機外殼焊接于傳動帶外殼的下端,且渦輪機外殼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渦輪機,浮體外殼的下側壁內設有與集油槽和廢渣槽相連通的導油管,且浮體外殼的側壁外固定安裝有刮油刷動力電機和傳動電機,停止設備運轉;該設備不僅能夠放置儲油設備滿溢后,自動收油機繼續無用功操作,同時能夠避免滿溢的油液從儲油設備倒流回水體中的問題,同時依靠斷路觸發器減少了工作人員必須實時監控儲油設備儲油量的工作強度,讓工作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完成其他工作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浮油清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收油機。
背景技術
收油機是指專門設計用來回收水面溢油、油水混合物而不改變其物理、化學特性的任何機械裝置。收油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油和油水混合物的流動特性、油水的密度差以及材料對油/油水混合物的吸附性,將油從水面上分離出來;現有自動收油機的運行過程實現了自動化,但設備的啟停操作依舊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儲油設備與自動收油機相對獨立,工作人員需要實時監測儲油設備的儲量來控制自動收油機,避免儲油設備滿溢,這不僅增加了自動收油機工作時的人力開支,同時需要牽動工作人員大量的注意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收油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收油機,包括浮體外殼、傳動帶外殼和渦輪機外殼,所述傳動帶外殼焊接于浮體外殼的左下側,且傳動帶外殼的前后兩側壁之間安裝有傳動帶,所述渦輪機外殼焊接于傳動帶外殼的下端,且渦輪機外殼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渦輪機,所述浮體外殼外側壁的下部焊接有夾板,且浮體外殼的內部開設有集油槽和廢渣槽,所述浮體外殼的下側壁內設有與集油槽和廢渣槽相連通的導油管,且浮體外殼的側壁外固定安裝有刮油刷動力電機和傳動電機,所述浮體外殼的內部轉動安裝有位于集油槽上側的轉動刮油刷,所述廢渣槽的底部嵌入有防溢密封件,所述轉動刮油刷與刮油刷動力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帶的主動輪與傳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且傳動帶的表面與轉動刮油刷的刷頭相貼合,所述導油管與外部抽油設備相連通,所述刮油刷動力電機、傳動電機和渦輪機均通過線路與電源連接。
優選的,所述防溢密封件包括環形套管和浮塞,所述環形套管卡接于廢渣槽的底部,且環形套管的下端口與導油管相連通,所述環形套管上端口的內側一體成型有內延伸壁,且環形套管的內部滑動安裝有浮環,所述環形套管內壁的下側一體成型有限位環,所述浮塞的外壁與浮環之間均勻焊接有連桿,所述內延伸壁的下側嵌入有與電源連接的斷路觸發器。
優選的,所述浮塞的上表面嵌入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夾板的上下側壁之間嵌入有浮板,浮板通過貫穿夾板和浮板的螺栓固定安裝于夾板的上下側壁的上下側壁之間。
優選的,所述傳動帶的外部均勻裝配有撈油板。
優選的,所述浮體外殼的內部轉動安裝有位于傳動帶下側的托輥。
優選的,所述廢渣槽的下側壁內卡接有位于防溢密封件上側的濾網。
優選的,所述刮油刷動力電機和傳動電機均具有防水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三江環安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揚州三江環安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0054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潛浮式分散劑噴灑裝置
- 下一篇:一種空調系統管道水質觀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