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77125.0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5034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唐至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林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35/00 | 分類號: | B22D3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誠璐 |
| 地址: | 40226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取用 澆鑄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包括機架、臂桿驅動機構和湯勺驅動機構,臂桿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部和取湯臂,第一驅動部帶動取湯臂移動,湯勺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部和上方開口的湯勺,第二驅動部帶動湯勺轉動,湯勺上轉動連接有上蓋,上蓋能夠將湯勺的上方開口遮擋,取湯臂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上蓋遠離轉動中心的一端能夠搭在支撐桿上。本方案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外界雜質容易落入湯勺中進而影響鑄造產品質量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
背景技術
在鑄造成型中,將熔融的澆鑄液(如鋁合金液、鋅合金液)從保溫爐中取出并注入到澆鑄模具中進行鑄造成型,因熔融的澆鑄液溫度可高達上千攝氏度,傳統的人工取用澆鑄液進行澆鑄的方式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澆鑄效率都有極大地改善空間。
現有技術中常用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如給湯機來代替人工進行澆鑄,給湯機包括機架、臂桿驅動機構和湯勺驅動機構,臂桿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蝸輪蝸桿組件、第一傳動軸和五連桿傳動機構,湯勺驅動機包括第二電機、第二蝸輪蝸桿組件、第二傳動軸、鏈條組和湯勺,臂桿驅動機構使得五連桿傳動機構的取湯臂往返于保溫爐與澆鑄模具之間,湯勺驅動機使得湯勺實現舀湯和倒湯動作,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舀湯:給湯機啟動后,五連桿傳動機構帶動湯勺進入到保溫爐內,湯勺驅動機構使得湯勺的取湯口向下旋轉到達便于取湯的角度,接著五連桿傳動機構帶動湯勺浸入到保溫爐的澆鑄液內,澆鑄液經過取湯口進入到湯勺內,再接著五連桿傳動機構帶動湯勺向上移出到保溫爐上方。
第二,移湯:湯勺驅動機構使得湯勺沿著取湯口向上的方向旋轉,并使得湯勺的取湯口和出湯口保持水平后停止湯勺驅動機構;接著五連桿傳動機構帶動湯勺移動至澆鑄模具旁邊。
第三,倒湯:湯勺驅動機構再次啟動,使得湯勺的出湯口向下旋轉,湯勺內的熔融澆鑄液從出湯口倒入到澆鑄模具內,完成倒湯過程。
現有技術雖然使用給湯機代替人工解決了安全性的問題并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湯勺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外界的雜物容易直接落入到湯勺內,使得湯勺內的澆鑄液含有雜質,進而影響鑄造產品的質量。
第二,保溫爐內溫度達上千攝氏度,在舀湯的過程中,五連桿傳動機構的連桿部分結構處于保溫爐的正上方,澆鑄液產生的熱氣直接向上沖擊五連桿傳動機構,使得五連桿傳動機構容易因高溫而受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外界雜質容易落入湯勺中進而影響鑄造產品質量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如下:
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包括機架、臂桿驅動機構和湯勺驅動機構,臂桿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部和取湯臂,第一驅動部帶動取湯臂移動,湯勺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部和上方開口的湯勺,第二驅動部帶動湯勺轉動,湯勺上轉動連接有上蓋,上蓋能夠將湯勺的上方開口遮擋,取湯臂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上蓋遠離轉動中心的一端能夠搭在支撐桿上。
相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時,當湯勺舀湯完成后,湯勺的上方開口被上蓋遮擋,也即湯勺內的澆鑄液被上蓋遮擋,在自動取用澆鑄液設備對澆鑄液進行移湯的過程中,外界的雜物不會直接落入到湯勺內,進而避免了湯勺內的澆鑄液在移湯過程中參入雜質的可能,相比于現有技術,有利于鑄造產品質量的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林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林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771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