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進氣歧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76805.0 | 申請日: | 2020-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549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鐘建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4 | 分類號: | F02M35/104;F02D9/08 |
| 代理公司: | 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濤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腐蝕 性能 較好 歧管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進氣歧管,包括主管、耐油防腐層、管體、緩蝕保護層和壓力傳感器,所述主管的內部設置有管體,所述管體的內部設置有耐油防腐層,所述耐油防腐層的外壁與管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管體的外壁設置有緩蝕保護層,所述緩蝕保護層固定安裝在管體的外壁,所述主管靠近耐油防腐層的一端內壁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安裝在主管的內壁。本實用新型管體內壁設置的耐油防腐層可以避免汽油對管體的腐蝕,提高進氣歧管的耐腐蝕性能,緩蝕保護層保護管體的外壁不被外界臟污雜質污染腐蝕,避免進氣歧管腐蝕影響其性能,提高進氣歧管使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保證發動機的平穩運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進氣歧管。
背景技術
進氣歧管位于節氣門與引擎進氣門之間,之所以稱為歧管,是因為空氣進入節氣門后,經過歧管緩沖系統后,空氣流道就在此“分歧”了,對應引擎汽缸的數量,如四缸引擎就有四道,五缸引擎則有五道,將空氣分別導入各汽缸中。以自然進氣引擎來說,由于進氣歧管位于節氣門之后,所以當引擎油門開度小時,汽缸內無法吸到足量的空氣,就會造成歧管真空度高;而當引擎油門開度大時,進氣歧管內的真空度就會變小。對于化油器式或節氣門體汽油噴射式發動機,進氣歧管指的是化油器或節氣門體之后到氣缸蓋進氣道之前的進氣管路。它的功用是將空氣、燃油混合氣由化油器或節氣門體分配到各缸進氣道。對于氣道燃油噴射式發動機或柴油機,進氣歧管只是將潔凈的空氣分配到各缸進氣道。進氣歧管必須將空氣、燃油混合氣或潔凈空氣盡可能均勻地分配到各個氣缸,為此進氣歧管內氣體流道的長度應盡可能相等。
由于進氣歧管在工作時需要直接接觸汽油、空氣和冷卻液,汽油是很強的溶劑,冷卻液會腐蝕進氣歧管,進氣歧管的外壁也會有臟污污染腐蝕進氣歧管外壁,常見的進氣歧管抗腐蝕能力較差,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進氣歧管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進氣歧管,具備耐腐蝕性能較好的優點,解決了抗腐蝕能力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耐腐蝕性能較好的進氣歧管,包括主管1、耐油防腐層15、管體16、緩蝕保護層17和壓力傳感器18,所述主管1的內部設置有管體16,所述管體16的內部設置有耐油防腐層15,所述耐油防腐層15的外壁與管體16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管體16的外壁設置有緩蝕保護層17,所述緩蝕保護層17固定安裝在管體16的外壁,所述主管1靠近耐油防腐層15的一端內壁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8,所述壓力傳感器18固定安裝在主管1的內壁。
進一步地,所述主管1的左端開設有進氣孔,進氣孔的內壁與進氣管13的外壁卡接,所述進氣管13的內壁設置有過濾裝置14,所述過濾裝置14的外壁與進氣管13的內壁卡接。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13遠離主管1的一端與進氣接口2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進氣接口2的內部開設有進氣口12,所述進氣接口2的外壁設置有固定塊3,所述固定塊3固定安裝在進氣接口2的外壁,所述固定塊3的內部開設有連接孔4。
進一步地,所述主管1的頂部開設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的內壁與出氣管6的外壁卡接,所述出氣管6外壁固定安裝有密封圈5,所述出氣管6的內部開設有出氣口11,所述出氣管6遠離主管1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內壁與出氣管6的外壁卡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9的右端固定安裝有單向電磁閥10,所述單向電磁閥10的內部設置有閥芯21,所述閥芯21的外壁設置有彈簧19,所述彈簧19固定安裝在閥芯21的外壁,所述閥芯21的右端固定安裝有閥座20。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9的頂部開設有過水孔,過水孔的內壁與防水隔離套8的外壁卡接,所述防水隔離套8的內部設置有冷卻水管7,所述冷卻水管7的外壁與防水隔離套8的內壁卡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768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