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康復用安全型啞鈴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52400.3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087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冬梅;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1/075 | 分類號: | A63B21/075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春夏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7 | 代理人: | 陳春華 |
| 地址: | 6441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康復 安全 啞鈴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康復用安全型啞鈴,解決現有技術使用者在采用啞鈴進行上肢力恢復訓練時因抓握差等原因易導致啞鈴脫手產生安全隱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手握桿,設于手握桿兩端的配重鈴,穿設于手握桿上用于將啞鈴與使用者手部相固定的固定帶,以及設于配重鈴上用于增加使用者感覺刺激的感覺刺激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使用方便,使用者在進行上肢力恢復訓練時,可有效保證其因抓握差等原因導致啞鈴脫手后啞鈴不會掉落,從而可有效消除啞鈴掉落砸傷患者的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康復用醫療器械,具體涉及涉及一種康復用安全型啞鈴。
背景技術
啞鈴,是一種舉重和健身練習的運動輔助器材。比杠鈴小,且運動時沒有時間限制,受到廣大健身愛好者青睞,其可用于增強肌肉力量訓練。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訓練,肌肉復合動作訓練。因運動麻痹、疼痛、長期不活動等導致肌力低下的患者,手持啞鈴,可利用啞鈴的重量進行抗阻力主動運動,訓練肌力。啞鈴可訓練單一肌肉;如增加重量,則需多個肌肉的協調,也可作為一種肌肉復合動作訓練。
現有啞鈴形式各樣,個性化啞鈴也越來越多,但是市面上的啞鈴在設計時大都沒有從安全上進行設計,對于手臂肌力較弱患者,尤其是偏癱患者,手功能抓握差,在進行上肢力量及手的抓握能力康復訓練時,一般的啞鈴有從手上脫落掉下來的風險,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因此,設計一種康復用安全型啞鈴,使用者在進行上肢力恢復訓練時,可有效保證其因抓握差等原因導致啞鈴脫手后啞鈴不會掉落,從而消除啞鈴掉落砸傷患者的安全隱患。成為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康復用安全型啞鈴,解決現有技術使用者在采用啞鈴進行上肢力恢復訓練時因抓握差等原因易導致啞鈴脫手產生安全隱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康復用安全型啞鈴,包括手握桿,設于手握桿兩端的配重鈴,穿設于手握桿上用于將啞鈴與使用者手部相固定的固定帶,以及設于配重鈴上用于增加使用者感覺刺激的感覺刺激帶。
進一步地,所述手握桿的中央開設有通孔,所述固定帶穿設于通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帶的兩端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魔術貼,固定帶通過第一魔術貼的貼合與使用者手部相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配重鈴上設有穿繩孔,所述感覺刺激帶的一端固定于穿繩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感覺刺激帶的一端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魔術貼,所述感覺刺激帶通過第二魔術貼固定在所述穿繩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感覺刺激帶的另一端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三魔術貼,感覺刺激帶通過第三魔術貼固定于使用者手腕上。
進一步地,所述感覺刺激帶為彈力帶。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帶為魚絲松緊帶或織帶。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帶的寬度不小于3cm
進一步地,所述手握桿和所述配重鈴為可拆卸結構,所述配重鈴上設有安裝孔,所述手握桿的端部設有與安裝孔相適配的插接桿,所述插接桿與所述手握桿之間設有限位擋環,所述插接桿上設有限位孔,限位孔內螺紋連接有限位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使用方便,使用者在進行上肢力恢復訓練時,可有效保證其因抓握差等原因導致啞鈴脫手后啞鈴不會掉落,從而可有效消除啞鈴掉落砸傷患者的安全隱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未經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524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溫油田采油蒸汽冷凝水管式膜處理設備
- 下一篇:一種載荷濾波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