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極調光隔離反激LED開關電源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0951804.0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441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曾慶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豐達園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5/30 | 分類號: | H05B45/3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寶龍街道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極 調光 隔離 led 開關電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極調光隔離反激LED開關電源,該LED開關電源包括外殼部及設于所述外殼部內的主控板和反激部,所述主控板上設有主控模塊和與主控模塊電連接的若干電子元件,所述反激部設于所述外殼部的下腔并與所述主控板隔離,其利用穿線電連接至所述主控模塊,還包括散熱結構。本實用新型在無極調光隔離反激LED開關電源中設置有散熱結構,散熱結構是通過易揮發(fā)的液態(tài)介質受熱揮發(fā),形成氣態(tài)介質進入U型管,再通過散熱風扇將氣態(tài)介質降溫冷凝,使氣態(tài)介質形成液態(tài)回流至盒體部,達到散熱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關電源,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無極調光隔離反激LED開關電源。
背景技術
作為高效率隔離式LED開關電源,現(xiàn)有的主流方案采用的是單極開關電源方案,其開關電路的拓撲采用的是反激式開關電源電路,用以獲得最佳的性價比。
由于反激式開關電源在工作時會散發(fā)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會導致主控模塊和各電子元件的工作效率降低,進而會減少主控模塊和各電子元件的壽命。
因此,需要研發(fā)一種散熱裝置來解決此類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了一種無極調光隔離反激LED開關電源,旨在解決開關電源散熱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極調光隔離反激LED開關電源,該LED開關電源包括外殼部及設于所述外殼部內的主控板和反激部,所述主控板上設有主控模塊和與主控模塊電連接的若干電子元件,所述反激部設于所述外殼部的下腔并與所述主控板隔離,其利用穿線電連接至所述主控模塊,還包括散熱結構,所述散熱結構由低處至高處,包括:
若干蓋設并卡接于所述主控模塊、所述主控板上且內設有容腔的盒體部,各盒體部之間通過柔性管路串聯(lián),串聯(lián)后各盒體部上的容腔相通,各盒體部的上端板面均設有第一管接口;
一臥設的收集箱,其下側端設有若干第二管接口,各第一管接口與所述若干第二管接口通過柔性管路對應連接,其兩端分別設有第三管接口和第四管接口;
一斗型構件,其通過一彎管連接所述第三管接口且在該彎管上設有第一電磁閥,所述斗型構件上端為封板以將所述斗型構件的腔室封閉;
陣列排布的U型管,其兩端固接于所述封板板面且其管內中空,U型管的中空腔與所述斗型構件的腔室相通;
一蓋件,固定于所述封板上端并將陣列排布的所述U型管包圍,其兩側板設有第一進風口,其頂面板設有出風口,其中,兩側的第一進風口的外側相對處,設有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二進風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部上;
風扇裝置,固設于所述出風口,其周圍封閉以形成向上排風的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管接口上設有第二電磁閥,其通過第一水管路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端通過第二水管路連接至其中的一個盒體部。
進一步的,所述盒體部的容腔內裝有易揮發(fā)的介質。
進一步的,所述易揮發(fā)的介質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盒體部為鋁材質盒體結構或鋁合金材質盒體結構。
進一步的,安裝在所述主控板上的盒體部將所述電子元件覆蓋。
進一步的,其中的一個盒體部安裝有水管接口。
進一步的,各盒體部、收集箱、斗型構件以及各U型管的內腔之間形成相通的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收集箱、斗型構件以及各U型管均為散熱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材質包括鋁材質、鋁合金材質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豐達園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豐達園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518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