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靈芝培養基的混合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25076.6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760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梁海梅;王永慶;林才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儋州牧春綠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2;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億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陳景帥 |
| 地址: | 571799***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靈芝 培養基 混合 攪拌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靈芝培養基的混合攪拌裝置,包括圓柱形的攪拌桶,攪拌桶頂部固定設有進料口,攪拌桶中心處固定設有電機,電機軸端連接設有攪拌軸,攪拌軸另一端伸進攪拌桶內且外壁固定設有攪拌葉,攪拌軸伸進攪拌桶的部分中心處的徑向相對兩側分別固定設有固定桿,固定桿另一端連接固定設有攪拌刮板,攪拌桶頂部固定設有水泵,水泵出水口連接設有水管,水管另一端伸進攪拌桶內且連接設有布水管,布水管兩端固定在攪拌桶內部且垂直于攪拌軸,布水管下方設有若干個噴嘴,攪拌桶底部為倒錐形結構,且側壁上設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結構合理,攪拌均勻,效率更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靈芝培養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靈芝培養基的混合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靈芝性溫,味淡,屬于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體。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壽的功效。靈芝藥用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歷代醫藥家視為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靈芝的營養成分非常的豐富,有效成分可包括靈芝三萜、靈芝多糖、靈芝多肽、16種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甾類、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堿、有機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其對人體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調理機體內部器官平衡,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尤其對腫瘤、肝臟損傷、失眠衰老的防治作用較為顯著。
我國傳統的靈芝培植方法通常有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兩種方法,椴木法工序復雜,消耗大量的森林資源,技術要求嚴,生產周期長,產品成本高。目前大多采用代料法以降低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而代料法需要將各種原料進行攪拌,混合,制成培養基,現有的攪拌多大事直接通過攪拌軸進行攪拌,攪拌效果較差,并且無法將內壁上的原料刮除,加水時,直接通過水管加入,水流過大,影響攪拌效果,并且需要較長時間的攪拌才可以將水分攪勻,影響攪拌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靈芝培養基的混合攪拌裝置,其結構合理,攪拌均勻,效率更高。
為了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靈芝培養基的混合攪拌裝置,包括圓柱形的攪拌桶,所述攪拌桶頂部固定設有進料口,所述攪拌桶中心處固定設有電機,所述電機軸端連接設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另一端伸進攪拌桶內且外壁固定設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軸伸進攪拌桶的部分中心處的徑向相對兩側分別固定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另一端連接固定設有攪拌刮板,所述攪拌桶頂部固定設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口連接設有水管,所述水管另一端伸進攪拌桶內且連接設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兩端固定在攪拌桶內壁且垂直于攪拌軸,所述布水管下方設有若干個噴嘴,所述攪拌桶底部為倒錐形結構,且側壁上設有出料口。
作為改進:所述攪拌刮板為弧形結構,且與攪拌桶內壁相配合接觸。
作為改進:所述電機為調速電機。
作為改進:所述攪拌軸底端徑向相對兩側分別固定設有C形攪拌葉,兩個所述C形攪拌葉形成“回”字形,兩個所述C形攪拌葉下端均與攪拌桶底部內壁相接觸。
所述出料口上設有閥門。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通過在攪拌軸上連接設有固定桿和攪拌刮板,攪拌刮板與攪拌桶內壁接觸,在攪拌時更加方便將內壁上的原料刮下,減少浪費,并且可以提高攪拌質量,同時,在攪拌軸的底端兩側分別設有C形攪拌葉,使得在攪拌軸轉動時,能更好的將聚集在攪拌桶底部的原料進行充分的攪拌,提高了攪拌效率,另外布水器和噴嘴的設置使得水可以更加均勻的噴灑下來,使得原料與水分更快速的混合,從而增加攪拌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靈芝培養基的混合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對照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儋州牧春綠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儋州牧春綠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250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