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22902.1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611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漢星;汪榮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星超紡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10 | 分類號: | D04B1/10;D04B1/12;D04B1/04;D04B1/16;D04B1/18;D04B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潤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莫莉萍;吳勇明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周溪工***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野蠶 雙面 毛布 | ||
1.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毛布由多個最小花型循環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環沿橫向、縱向無限重復延伸,所述最小花型循環包括六個橫路,所述橫路由線圈勾搭而成,每個所述橫路包括第一編織位、第二編織位、第三編制位和第四編織位,其中:
所述六個橫路中第一橫路和第四橫路的第一編織位和第二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不編織單元,第三編織位和第四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成圈單元;
所述六個橫路中的第二橫路和第五橫路的第一編織位和第四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不編織單元,第三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成圈單元,第四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集圈單元;
所述六個橫路中的第三橫路和第六橫路的第一編織位和第二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成圈單元,第三編織位和第四編織位的結構單元為不編織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毛布包括面層(1)、中間層(2)和底層(3),所述底層(3)與面層(1)通過所述中間層(2)相互連接,所述底層(3)的下表面設有抓毛層(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1)由第一橫路和第四橫路編織而成,所述底層(3)由第三橫路和第六橫路編織而成,所述中間層(2)由第二橫路和第五橫路編織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橫路和第四橫路落100D/72F滌綸長絲+40D氨綸紗線,所述第三橫路和第六橫路落80/20精梳棉/野蠶絲賽絡緊密紡紗線,所述第二橫路和第五橫路落50D/48F滌綸長絲。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與底層的厚度比例為:1:1.5。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毛層(4)與底層(3)的厚度比例為1:2~1:3。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毛層(4)的厚度為0.2-0.4cm。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野蠶絲雙面底抓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80/20精梳棉/野蠶絲賽絡緊密紡紗線的支數為40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星超紡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星超紡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229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城市綠化的景觀墻
- 下一篇:一種天然氣管道儲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