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09084.1 | 申請日: | 202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6704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兵;尹文鋒;王瑋;李芬;劉保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2 | 分類號: | E02B3/12;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種植 組合式 生態 護岸 結構 | ||
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包括在邊坡上設置由異形格賓石籠拼合而成的種植穴,種植穴內種植植物,種植穴外的邊坡覆蓋雷諾護墊;河底以景觀塑石形成護腳,景觀塑石與雷諾護墊連接;河道坡頂以埋入式的坡頂格賓石籠形成壓頂,坡頂格賓石籠與雷諾護墊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保證河道穩定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著重滿足人們對景觀的需求,實現河道整治與生態景觀的融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技術涉及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屬于河道生態護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常見的河道岸線整治工程多采用漿砌石或者混凝土植生塊護岸,雖然傳統的水利工程能夠保持河道穩定性,起著良好的防沖刷功能。但是由于水體和土體的聯系性被硬化的河道完全割裂,從而造成生物尤其是植物很難在護岸上成活,嚴重影響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果。另一種常見的格賓石籠和雷諾護墊技術,相比硬質坡面而言,由于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同時塊石形成的孔隙對于土壤具有一定的附著力和淤積性,可以為草本植物提供一定的生長基底。但是由于草本植物受洪水、季節、生態等多方面的影響,整體上景觀效果相對較差,植物生長不良。另外由于格賓石籠采取鋼絲網結構與周邊環境融合度與協調性較差。
綜上所述,傳統的漿砌石、混凝土植生塊等結構將河岸進行渠化后,造成水體和河岸不能進行交換,破壞了水域生態基底。格賓石籠和雷諾護墊植被恢復效果差,只能生長草本植物。因此為了實現河道景觀與生態融合,河道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協調,提供一種既能防護河道,又能滿足生態景觀要求的河道護岸形式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技術提供了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包括在邊坡上設置由格賓石籠拼合而成的種植穴,種植穴內種植植物,種植穴外的邊坡覆蓋雷諾護墊;河底以景觀塑石形成護腳,景觀塑石與雷諾護墊連接;河道坡頂以埋入式的坡頂格賓石籠形成壓頂,坡頂格賓石籠與雷諾護墊連接。
進一步的,格賓石籠之間通過卡扣連接。
進一步的,種植穴下部直接與邊坡連接,邊坡上覆蓋種植土,種植穴四周與格賓石籠通過無紡布隔離,無紡布與格賓石籠側邊通過插銷固定。
進一步的,在種植植物后,在種植土上覆蓋三維植被網,以防止土壤流失;三維植被網用U型釘一端固定在邊坡上,另外一端與格賓石籠鋼絲網連接,U型釘呈行列式分布,間距100-200mm。
進一步的,景觀塑石與雷諾護墊通過鋼絲網連接。
進一步的,坡頂格賓石籠埋入土壤以下30cm,頂部在常水位以上50cm 左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其一,在河道邊坡主要以雷諾護墊來進行防護,河底以景觀塑石形成護腳,河道坡頂以埋入式的格賓石籠形成壓頂,防護體系,保證河道穩定防洪安全。
其二,采用格賓石籠拼接組成尺寸可調節的種植穴,改善了傳統雷諾護墊不能栽植植物,只能依靠自然淤積的土壤生長野生草本植物的弊端。
其三,景觀塑石與雷諾護墊通過鋼絲網連接,坡頂格賓石籠要求埋入土壤以下,與周邊環境過渡自然,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一種帶種植穴的組合式生態護岸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3為種植穴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種植穴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河道坡頂格賓石籠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090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太陽能警示燈的生態圍擋
- 下一篇:一種水力沖挖清淤輔助結構





